图:比亚迪成功晋身恒指成份股行列。
恒指变革落实,但纳入新经济股数目比预期少,可能与近期美国科技股掀起环球市场震荡有关。若然大幅度变更恒指成份股,随时加剧市场波动。不过,恒指与时俱进、新经济比重稳步增加的大方向不会变,有助提升港股吸引力与金融竞争力。
市场对恒指半世纪以来最大变革有很大期望,目标在2022年中以前将成份股数目从55隻增加至80隻,最终目标达到100隻,令恒指更可具代表性,充分反映金融、资讯科技、必需及非必需消费、地产建筑、公共事业及电讯、医疗保健与其他等七个行业。
变革步伐要循序渐进
恒指公司昨日宣布纳入信义光能、比亚迪与碧桂园服务为蓝筹股,令成份股数目由55隻增加至58隻,变革步伐比市场预期为小。蓝筹大热例如京东集团、京东健康、快手、平安好医生等新经济股纷纷落选,难免令市场失望。
避免不必要市场波动
不过,近期环球股市波动性增加,尤其是美国科技股不稳,掀起环球市场连番震荡,在港上市的科技股表现也受到拖累。
因此,此时恒指变革需要循序渐进,避免引发市场不必要波动,不宜一次过变更太多成份股,毕竟全球被动式追踪恒生指数系列产品的资产管理总额超逾400亿美元,单是与恒指挂鈎交易买卖基金总额已达到200多亿美元。
新经济比重将逾五成
事实上,恒指变革,与时俱进,逐步增加新经济股比重的大方向不变,相信新经济股佔恒指约三成,逐步上升至逾五成,这是港股打造成为东方纳斯达克的重要一步。
正值香港经济疫后复甦、积极融入国家发展之局,此时恒指进行变革,拥抱新经济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不仅增强自身金融竞争力,还可助力国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今次恒指进行自1964年推出以来最大变革,大增成份股数目与纳入更多新经济股,将能进一步提升香港市场吸资能力。
继容许同股不同权的创新企业与未有盈利的生物医藥企业在港上市之后,据知港交所正研究进一步放宽第二上市门槛,包括向同股不同权架构的旧经济企业开绿灯,目标吸引更多内地与海外企业在港作第二上市。
恒指、港交所不断变革,提升竞争力,而美国却向中国发动金融战,突然收紧在美上市中企的财务审计制度,目的阻挠中国科技发展与进步,到头来得不偿失。君不见在美上市的中企正排队在港上市,未来甚至会撤销在美上市,作为全球科企上市集资一哥美国纳斯达克市场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