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头牌手记/憧憬房屋新政策 荐地产银行股\沈金

2021-10-06 04:26: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港股昨日上演一场好淡埋身肉搏战。初段淡友出手,以美股下挫为由,轻易戳穿恒指二四○○○关,曾低见二三六八一,跌三五五点。而这个指数乃今年中段新低,较原低点二三七七一还低九十点。是时也,淡友以为胜券在握,将引发一次新抛售。不过,亦在此时,好友大户悄悄地进场,迅速吃去低价盘,一剔之下,发觉货源其实并不多,淡友似是银样镴枪头也。于是,好友义无反顾地与淡友周旋,一轮冲锋终于重拾二四○○○关。虽然收复这个关口不免还有一些反复,但大体而言,过程顺利,淡友在下午终于不支退却,大市终告反弹,并再一次证明,二四○○○关绝非“豆腐防线”。

  传统经济股包括本地地产及银行股,成为升市的最大功臣。昨日我头牌在本栏斩钉截铁地说对后市“并不悲观”。有朋友问我何来此信心,因为环视各方评论,看淡占压倒一切也,独你力排众议,理据何在?

  我回答,看好看淡,视乎你持有什么股票。我一早就苦口婆心劝大家不要“拥抱新经济股”,因为估值太高,存在结构性风险,反而可以考虑已处极低水平的传统经济股。昨日我提出,新一份施政报告极可能带来处理香港房屋短缺问题的新战略部署,这就是充分调动大型发展商的积极性,进行具规模的官商合作,以加快閒置土地的利用。这当然对大型发展商有利,所以我推荐本地地产股。昨日所见,新世界、恒地、新地最为抢镜,就是这个道理。

  本地地产股看高一线,本地银行股亦肯定可以多做生意,所以中银香港、滙控、恒生等等,亦随之上升。

  现时,港股已分开两个战场在操作。一个是新经济股,另一个是传统经济实力股。经过多番演变,投资者已明白新经济股存在结构性问题(有机会再评述),估值太高,欠缺投资价值(无息派),所以纷纷在亏损之后壮士断腕,昨日所见,这一类股份仍然要跌,就知道稍一反弹即有沽盘的原由了。

  传统经济股在面对疫情和经济困境时,均有自身的应对办法,历史证明,它们经得起考验,所以赢得支持,就是这么简单。

  恒指昨收二四一○四,升六十七点,成交不足一千亿元,仅九百九十八亿元,为今年新低纪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