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外贸保持强韧,去年对经济增长贡献比率超过百分之二十。图为江苏连云港。
中国去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显示复甦势头稳固。随着今年消费与投资等内需进一步发力,经济表现可望继续优于全球,股债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支持人民币汇价延续去年的强势。
强劲的外贸出口,加上内需持续给力,中国去年经济增长达到8.1%的中高速增长,保持稳步复甦的良好势态。在新冠变种病肆虐全球之下,中国经济依然交出一份亮丽成绩单,且增幅位居全球前列位置。这突显国家经济韧力好、活力强、潜力大,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要主引擎,同时也为香港经济全面复甦提供重要支撑。
经济总量全球第二大
事实上,中国经济发展在过去一年再上一层楼,经济总量已突破110万亿元人民币,稳居第二。以美元计价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逾1.2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标准,可见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稳步增加,预期内部消费将持续释放增长动力。
其实,疫后经济复甦之中,中国持续领先全球,主要是动态清零的抗疫措施正确有效,维持产业链供应链在全球优势,促使大量生产订单流向中国。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头车马之中,以外贸表现最标青,创纪录的进出口贸易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至超逾20%,这是中国经济增幅超逾去年初提出6%以上预期目标的因由之一。
外资加仓中国股债
纵然国际政经环境复杂多变,例如全球疫情持续,供应链受阻,引发高通胀问题,继而美联储局加快收水,环球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剧,出现需求收缩压力,令中国去年第四季经济增长放慢至4%。
不过,中国经济抗逆能力强,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抵御内外多项不明朗因素的冲击。面对疫情局部地区散发、房地产市场降温与美国收水外溢风险,但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其中消费与投资等内需在去年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依然上升4.4个百分点至79.1%。换言之,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以内需拉动为主。
中国去年在全球经济占比续升至近两成,促使外资基金进一步加大押注中国,配置更多人民币股债。这从今年中国债券市场新年开门红、半月录得0.74%升幅可以反映出来。
事实上,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巨大。首先,创新发展、产业升级转型不断提速。去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按年升14.2%,加快4个百分点,而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期分别增长22.2%与7%,比整体固定投资增长4.9%为高,成为未来主要增长动力来源。
其次,投资与消费等内需将进一步加力。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增发与减税降费,今年基建投资与消费零售增长会加快,释出更大经济增长动力。
支持人民币汇价续呈强
第三,中国货币与财政政策空间大,为中小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与创新发展提供有利的金融环境。
因此,中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势头,表现继续优于全球,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股债吸引力,资金东移趋势不断,支持人民币汇价延续去年的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