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内房债务隐忧难消 旭辉狂泻32%

2022-09-29 04:23: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旭辉事件簿

  【大公报讯】旭辉(00884)惊爆债务出现问题,旗下一家子公司被信托方要求提前清算而未能如期付款,加上集团内部文件称,虽然账上有300亿元(人民币,下同)现金,但大部分位于监管账户而无法取用,拖累公司股价昨日暴跌32.28%或0.41港元,收报0.86港元。

  对于市场传出旗下项目涉及信托借款未如期支付,旭辉昨日发澄清通告表示,该股权类信托产品所募集资金,乃为该公司于天津的一个物业开发项目进行融资。受当地房地产市况影响,该项目的开发和销售进度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信托产品的现金分配。该公司正与该金融机构沟通,寻求合理解决方案。

  另外,周二(27日)晚间内地网上流传一篇由旭辉董事局主席林中写的《致旭辉全体干部的一封信》内部信件,信内提到过去一年多,房地产行业面临严峻挑战。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行业去杠杆化、去金融化的大趋势下,房地产行业中的一些企业纷纷出险,使地产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澄清:并非无力还债

  信中更透露,内地多地爆发的“断供潮”,让一些地方政府收紧了监管资金的提取,导致房企的流动性进一步承压,使集团虽然账面仍有逾300亿元现金,但绝大部分无法满足企业的“合理按需使用”。就此,旭辉在通告指出,该内部信函并无暗示或表述公司无力偿还其到期债务或清偿债务。该公司昨日已按时支付2024年到期6.55%境外优先票据之利息。

  旭辉强调,虽然各地出台了多项刺激政策,民营房企的销售还是处于同期水平的一半,行业整体去化率从过去的60%下降到现在的40%,但集团今年前三个季度,共交付了4.7万伙,未来会将所有资源优先向“保交付”倾斜,并相信集团要面对一场“持久战”。

  独立股评人谭智乐认为,虽然内地多个城市陆续放宽楼市限购令,但经济疲弱令刚性需求减少,估计卖楼收入会继续减少,而不少内房于2018年当局收紧楼市监管时,曾逆市发债扩张,出现很多表外负债,担忧在经济下行,加上到期还债下,内房债务危机会持续爆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