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一点灵犀/大城市放宽限购 家庭房产大挪移\李灵修

2024-02-01 04:02: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近日内地有多个城市放宽了对房地产的限购措施。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内地各级政府密集出台楼市利好。本周进入新一轮高潮,广州、上海两大一线城市“局部”取消限购,苏州则全面放开购房政策。展望未来,家庭部门或借此机会优化资产结构,出售在低线城市中持有的物业,置换高线城市非核心区商品房。

  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了“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新形势”,其后调降了存量房贷利率,并启动大城市城中村改造计划。上周五(1月26日),住建部在北京召开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部署会,强调“支持各城市因地制宜调整房地产政策,充分赋予城市房地产调控自主权”。

  吸引单身青年落户

  会议次日(1月27日),广州率先宣布全市范围内12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住房不再限购。本周二(1月30日)上海、苏州相继调整限购政策,其中上海发布通知显示,自1月31日起,在当地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已满5年的非本地户籍人士可在外环以外区域(除崇明区外)限购一套住房。

  在此之前,上海属于内地针对非本地户籍人士住房限购最严格的一线城市。根据北京和深圳的楼市政策,非本地户籍的单身人士在当地缴纳满5年社保或个税即可购房。现时来看,上海非核心区地产去化难度较大,而未婚青年群体亦被视作城市发展的动力来源。

  须指出的是,一线城市房价目前尚未企稳。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数据,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继续下跌,分别环比下行0.4%和0.8%,其中一线城市分别环比下跌0.4%和1.1%。

  随着沪广两市的带头效应显现,相信将有更多一线城市放开非核心地区的限购政策,该趋势亦将引发地产格局逐步分化。一方面,人口将继续由低线城市向高线城市迁移;另一方面,家庭部门亦会出售小城市的房产,转向刚刚放开限售的大城市非核心区。

  楼市去化仍需时间

  回顾日本发展历程,鉴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城镇化率的提高,该国政府自1999年开始推动“平成大合并”,即将人口稀少的市町村进行合并。执行至2010年3月底,日本市町村的数量从3229降至1727个,缩水幅度将近五成。而到了2020年,日本三大都市圈以14.2%的国土面积,容纳了52.7%的人口规模。地产结构分化可见一斑。

  短期来看,楼市行情下一阶段仍以去库存为主。据天风证券测算,截至2023年11月,新房广义库存(仅住宅)约为16.3亿平方米,大致相当于2011年5月的水平,较2020年8月高点已经回落了31%。新房广义库存的定义即已开工、未销售的住宅。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预计,未来两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降幅会继续递减,每年可能只降5000万平方米甚至更少,2025年或2026年可能在8.5亿平方米左右稳定下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