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工银智评/“三联通三便利”助深化金融合作

2024-02-22 04:02: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管局今年1月公布六项措施,可概括为“三联通、三便利”,有助深化内地金融市场开放,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湾区建设提供民生金融便利。

  提振北向债券通交投规模

  “三联通”中有两项与债市高水平开放相关,一是首次正式在离岸市场确认在岸债券的抵押品功能。自2月26日起,与金管局签订回购协议的认可机构可通过抵押在岸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使用金管局的人民币流动性安排获得不超过7天的人民币资金。后续将探讨使用在岸债券作为“北向互换通”交易或离岸国债期货交易保证金的可能性,持续推动在岸债券成为国际市场常用抵押品。短期内,由于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充裕、且主要银行现有合资格抵押品相对充足,使用在岸债券获取流动性的实际需求较小。中长期看,新政有助提振债券通“北向通”交投规模,持续优化离岸市场人民币的流动性供给机制。

  二是进一步开放银行间市场债券回购业务,境外参与机构由主权类机构拓展至各类商业机构,支持通过“债券通”渠道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者采用抵押品过户的形式完成交易。此举是满足境外投资者流动性管理需求的重要创新举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如若后续政策细则支持境外投资者之间开展内地债券回购交易,除了为完善离岸人民币利率定价和流动性供给机制提供动力,也有助增强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债券资产的意愿,提升香港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

  此外,跨境理财通优化措施(《理财通2.0》)亦将于2月26日正式生效。2023年,跨境理财通“南向通”内地投资者人数同比增加1倍至2.38万人,投资“南向通”产品市值余额增长11.5倍至48.7亿元人民币,占总额度1500亿元的3.2%。《理财通2.0》主要从四个方面推动扩容:一是参与机构从试点银行扩至银行以及券商;二是提高个人投资者额度;三是降低内地投资者准入门槛,从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5年降低至2年,金融资产门槛新增“近3年本人年收入不低于40万元人民币”的可选条件;四是扩大互联互通投资产品范围。

  另一方面,“三便利”中有两项聚焦民生金融便利,一是自2月26日起,为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购房资金汇入提供便利化安排,向内地汇入购房款或按揭不受限额管理,及时满足港澳居民在大湾区购房、养老置业的需求。二是扩大数字人民币在港跨境试点,助力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建设。最后一项是建立跨境征信互通业务试点的合作安排,有利于银行更便捷开展跨境企业授信、贷后信用风险管理等工作,便利企业跨境开展融资。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总括而言,“三联通、三便利”措施是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及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的新举措,不但为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多民生金融便利,更协助促进内地债券市场开放、创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