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工银智评/消费信心提振 通胀有望回稳\中国GDP增速

2024-03-21 04:02: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发表《政府工作报告》。国内生产总值方面,2024年约5%的增速目标略低于2023年的5.2%,整体传达稳健增长、稳中求进的基调。从不同区域来看,北京、上海增速目标稳健,均为5%,与全国增速目标一致;广东、江苏、山东、河南、四川、浙江6个传统经济大省依然是增长主力(5%及以上),当中四川的目标增速最高为6%,浙江与河南均为5.5%。由此可见,2024年的增长目标积极稳健,与2023年目标持平。

  财政政策力度加大

  其次,虽然财政赤字率目标不变,但政策力度实质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总额拟增加1000亿元(人民币,下同),从今年开始发行超长期国债(2024年先发1万亿元),足证更加重视发挥中央政府融资的引领作用。经过测算,2024年可用债务空间约9.46万亿元,比2023年的8.28万亿提升超1万亿元。除此之外,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提高财政政策可持续性(支持债务化解)、对政策工具优化组合(空间、时间相机抉择)、结构性减税降费等,也是2024年财政政策工作的重点。

  劳动市场方面,目标继续强调“稳就业”。从就业人数目标来看,比起2023年的表述(1200万人左右),2024年的表述(1200万人以上)传递更加乐观的预期。就业目标值及其表述与2023年保持一致(5.5%左右),相比2022年(5.5%以内),反映了对当前“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新情况的综合考虑。往前看,劳动力市场紧张程度下降,结构性失业压力提升,是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转型面临的现实挑战。

  通胀方面,2024年的目标是连续第4年保持约3%,与近年保持一致,有利于进一步发挥预期管理作用,提振消费信心、推动需求回升。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反映价格水平预期目标在政策决策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通胀目标亦有望对货币政策制定形成重要参考。内地通胀水平有望在低基数、需求延续回暖效应下走高。具体来看,猪肉价格磨底接近尾声、下半年反弹相对可期,国际油价偏强波动推高食品能源价格,两会提及增加大宗消费、服务消费也有望支撑后续通胀。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