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工银智评/“五项新政”深化两地资本市场联通

2024-05-16 04:02:4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适逢今年是互联互通开展十周年,中证监4月19日发布五项措施进一步拓展内地及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为香港资本市场发展带来实质帮助。

  政策适切回应市场需求和期待,从场内、场外,二级、一级市场,全方位推动内地及香港资本市场深化互联互通。此举有助扩大国际投资者投资内地和内地投资者跨境投资的产品选择范围,特别是拓宽了内地投资者投资在港第二上市的优质新经济企业的渠道(即ETF通间接投资、人民币柜台覆盖)、扩大了离岸人民币计价优质资产规模,对活跃香港资本市场、巩固提升香港资产管理中心地位、稳慎助力人民币国际化都别具意义。

  此外,支持中资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的措施有利增加港交所优质投资标的,提振香港国际融资中心交投活跃度。据港交所披露,4月29日美的集团再次提交上市申请。随后中国网约车平台“曹操出行”、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多点数智”、数字化支付科技平台“富友支付”也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我们认为,内地及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提质扩容具有长远的前瞻意义。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融资地位和资本市场优势,是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中之重。

  85%股票实现跨境互通

  股票市场方面,内地及香港市值占比超85%的股票已经实现二级市场跨境互通,未来二级市场交易标的延续扩容,IPO互联互通、人民币计价、放宽港股通准入门槛是市场期待的政策创新方向。资本市场目前已实现多层次互联互通、扩展至衍生品领域,满足风险对冲需求。内地投资者使用人民币直接投资人民币柜台港股,可以降低兑换成本,但有汇率变动风险。未来,如“互换通”计划扩展至“南向通”,将有助完善与离岸投融资业务相关的风险对冲体系。

  货币市场互联互通亦有进一步拓展空间,今年1月,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公布将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纳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名单,便可助力完善离岸人民币利率定价和流动性供给机制。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东南亚研究中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