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比亚迪的小型电动车海鸥,售价仅一万二千美元,性价比远胜美国电动车。
中国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强劲,美国媒体惊叹比亚迪(01211)电动车海鸥的工艺技术、性能质量,可媲比售价高3倍的美国电动车,可见中国汽车具竞争优势,将设计过时、成本高昂的美国汽车比下去。美国大幅提高对华新能源车进口关税,暴露其制造业表现不济,竞争力弱,只能依赖关税保护伞。
美国一再挑动贸易战,以所谓产能过剩、公平竞争为借口,实际上透过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打压竞争对手,有违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是赤裸裸的霸凌行为。
事实上,美国新增对价值18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至3倍的关税,矛头直接指向近年创新发展势头强劲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包括电动车、锂电池及太阳能电池,目的为打击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的主导地位。
美无理加税 暴露竞争力疲弱
美国指控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补贴取得市场份额全属谎话谬论,事实是中国新能源产业是在技术创新、完备产业链及充分市场竞争的基础之下茁长成长,持续对世界经济低碳绿色作出贡献,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而补贴也不可能培育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出实力强大的新能源企业。
美国继对半导体行业补贴数千亿美元之后,又对华新能源产业加征关税,以保护自身产业,完全暴露出制造业的弱项,只能运用茅招,包括加大补贴资助或是加征进口关税,才能令竞争力不断下降的美国制造业得以苟延残喘。据报美国对华新能源产品如电动车关税税率由25%提高至100%,将在8月1日实施,市场注视中国可能推出反制措施。
比亚迪电动车性价比高
其实,美国无理打压,阻止不了中国创新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推出小型电动车海鸥,售价1.2万美元,市场反应不俗,就连美国媒体也点赞,曾任美国通用汽车工程师专家直言比亚迪海鸥的制造工艺技术、性能,可以媲比售价高3倍的美国电动车,认为美国汽车设计过时、成本过高。言下之意,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取得成功,不单止是售价吸引,更重要的技术质量具优势,美国汽车竞争力不足,只有依靠关税的保护伞,长此下去,没有竞争力的美国制造业,必然加速走向衰落。
中国加力发展智能驾驶技术
其实,美国霸凌行为阻不了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尤其在新能源车、智能驾驶技术持续向前发展,领跑全球。中国企业加大投资电动车,与美国企业缩减投资成强烈对比。如百度集团(09888)推出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颐驰06,目标2024年在武汉实现收支平衡,2025年全面进入盈利期。此外,3年成功造车的小米集团(01810),为了应付比预期为佳的小米SU7汽车订单,正部署进一步扩大产能。
总而言之,美国制造业缺乏竞争力,一味加征关税,打压竞争对手,只会进一步削弱自身产业创新、技术创新的动力,终必自吃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