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资股业绩表现亮丽,成为投资者吸纳目标,其中阿里巴巴可以纳入港股通,有望引入千亿元计北水。
腾讯、阿里巴巴、京东集团等企业季绩优于市场预期,证明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创新发展动力强劲,企业增长潜力大,现水平估值被严重低估。在美欧日股市仍然存在去泡沫风险之际,将吸引资金回流中资股。
由于市场对日圆套息交易拆仓及美国经济衰退的疑虑纾缓,美欧日股市上周出现反弹,但困扰美欧日股市的利淡因素仍然挥之不去。一是日本将会换首相,日圆汇价走势、货币政策去向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近日,日圆兑美元一度回落至149水平,但不代表日圆套息交易卷土重来。事实上,日本央行在今年6月再出售106亿美元的美债,累计三个月合共沽出美债逾700亿美元,储备足够“子弹”,为再次入市干预汇市作好准备,以遏制日圆跌势,随时引发新一波日圆套息交易拆仓潮,掀起美欧日股市套现潮,加速去泡沫。
人币资产估值吸引
二是美国经济衰退疑虑难解。6月消费物价指数环比回升,加上持续放任发债印钞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美国通胀存在再升温的可能性,将令私人消费更加疲弱,拖累经济硬着陆。事实上,上周四美国公布7月零售销售额环比上升1%,表面上优于预期,但扣除汽车销售按月强劲反弹的因素(6月汽车销售因网络问题而下跌)之后,实际上零售销售只增加0.3%而已,消费未见太大起色。在高息及通胀持续夹击之下,美国经济正在加速走向悬崖边上,醒目资金正把握股市反弹的机会出货套现,例如英伟达创办人黄仁勳差不多整个8月份都在减持股份。
中国外贸出口表现强劲
值得留意的是,中国外贸出口表现强劲,上月消费品零售有改善,将支持经济保持稳健增长,令处于估值洼地的人民币资产更见吸引力,成为国际资金低吸对象,目前,近期港股企稳的迹象显示,恒生指数重上17000点之上,年内止跌回升逾2%,国企指数今年累积升幅更超逾6%,显示有资金积极抄底中资股,目前国企指数平均市盈率只有8.3倍,估值十分吸引。其实,当前外资配置人民币股债资产处于较低水平,以A股为例,境外资金持股比重只有3%,远低于日股31%的比重,这与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并不匹配,未来有很大增长空间。
创新发展有成效
其实,腾讯、阿里巴巴、京东等中资科技股相继发表亮丽季度成绩单,从中反映中国经济增长势头良好,创新发展见到成效,持续为经济注入发展动能。例如腾讯次季盈利劲增82%,受惠网络游戏业务复苏,而微信逾13亿个活跃用户,通过视频号、小程序及小游戏,加速微信生态圈商业化变现,成为推动业绩新增长点。至于阿里巴巴,上季淨利润407亿元,比预期为佳,淘天业务已重拾增长动力,显示市场占有率趋向稳定,预期电商以外大部分业务在一至两年内收支平衡,加上转到港股作主要上市好事近,阿里巴巴可纳入港股通,有望引入千亿元计北水。同时,京东集团次季盈利高于预期,在家电旧换新政策支持下,电商业务将保持较快增长。上述中资股股价走势有望转强,呈现估值大修复。
中资股业绩表现亮丽,将吸引资金回流,港股有望脱颖而出,跑赢区内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