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由游戏科学自主研发与发行的国产3A单主机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同步发售,并掀起了热潮。\中新社
令人瞩目的《黑神话:悟空》取得巨大成功,让业内人士也感到吃惊,因为中国游戏产业是由手机游戏主导,而高投入、高品质的3A游戏长期处于空缺状态。但随着文化消费的国产替代需求旺盛,以及自身工业水准的提高,相信原有的产业格局将出现极大改观。
从玩家规模来说,自2018年开始,中国就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单一游戏市场,彼时的销售收入占全球总额的23.6%。但游戏产业的结构性分化非常明显,据《2024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上半年市场销售收入达1472.67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移动端游戏为1075.17亿元,占比73%;PC端、页游与主机游戏合计占比仅为23.4%。
之所以移动端游戏的发展一枝独秀,是因为其商业回报价值要远高于单机游戏。像《黑神话:悟空》这一级别的3A大作,通常都是研发成本高、制作周期长,又因为采取一次性买断制的营收模式,无法通过卖道具、换皮肤等方式实现重复收费。
从账面上看,《黑神话:悟空》的售价对标行业最高水准(数字标准版268元人民币),并且在上线首日创出多项纪录,预计迄今销量超过450万份,收入达到15亿元。考虑到游戏的研发成本约在3.38亿元至4.5亿元之间,母公司“游戏科学”将取得不错的投资收益。
展示高水准制作
但站在游戏厂商角度来说,3A游戏的回报根本无法与移动端游戏相比。同样以国产游戏为例,《王者荣耀》仅在2023年的收入就达到14.8亿美元(折合约105.5亿人民币);《原神》自2020年9月公测阶段至2023年1月,共实现营收41亿美元,平均年收入为17.6亿美元(折合约125.5亿人民币)。
事实上,游戏科学最早成立的深圳团队(2014年)就是负责手游项目开发,而负责《黑神话:悟空》的杭州团队是在2018年才正式组建的。也就是说,《黑神话:悟空》也是要靠着手机游戏的“输血”才能顺利诞生。
国产品牌强势崛起
3A游戏的制作如此吃力不讨好,为什么玩家群体仍报以超高的期待。甚至在《黑神话:悟空》正式发售后,在网络上出现了明显的“破圈”效应──很多非游戏玩家也都积极参与其中。这背后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眼下中国市场对于文化消费的国产替代需求日益高涨,而3A游戏又是一个国家游戏产业的最高工业化水平的体现。
近年来的中国消费市场,从手机到汽车的各个细分领域,国产品牌的崛起都是势不可当的。而国产替代的趋势也外溢到文化领域,电影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疫情之后,海外引进片的院线份额持续下滑。今年票房排名前五的电影均为国产片,而前十名中也只有一部荷里活大片。这也反映出观众口味出现改变,更愿意为贴近本土文化的消费产品买单。
此外,3A游戏对游戏工业化的要求极高,如今的“AI股王”英伟达当年也是从游戏显卡起家,也因此该领域长期被美欧日等少数国家垄断。今次《黑神话:悟空》实现突破,等同于打开中国单机市场空间,整个行业也为之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