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股海一粟/消减产能兑现 光伏行业曙光在望\谷运通

2024-09-04 05:01: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市传光伏行业达成减产,相关股份股价造好。

  港股中期业绩披露告一段落,整体而言上半年盈利增长约6%,较一季度的负2%有一定程度改善,其中互联网、公用事业、通信服务板块增速靠前,地产、信息技术板块盈利下滑较明显。上半年盈利微跌的内银,股价偏弱,盈利录得正增长的太阳能光伏玻璃板块,股价亦下跌。近期市传光伏产业正酝酿消减产能计划,或有助9月份平均售价趋向稳定,对股价仍在底部的上市公司带来支持。

  传龙头企业牵头 封炉减产

  刚过去的周末,内地网站传出十大光伏玻璃厂开会,商讨封炉减产30%产能,由市占率最大的两家龙头企业(均有在港上市)牵头。来自产业链的消息则证实冷修确有其事,但涉及的产能预计在全年冷修20%左右。从上半年冷修情况来看,预计仍有10%左右的产能消减。这次由发起的头部企业先减,其他企业逐步跟进。虽然行业开始减产,但光伏玻璃价格在上个月继续下跌,全月下跌幅度约为1元/平米,本周一,华东市场光伏玻璃价格更进一步下滑,最快有望在这个月稳定下来。

  根据一家同时在A、港股上市的龙头企业向投资者透露,该公司可能关闭至少1300t/d的光伏玻璃产能,约占行业总运营产能的1.2%和该公司的6.4%。目前全行业库存天数超30天,多数厂家无利可图,是次减产计划若得以实施,或将使光伏玻璃价格有所支撑。股价方面,两家光伏玻璃头部企业已连升两天,对减产计划反应正面。

  无独有偶,美资大行高盛较早前曾发表报告,对中国供应链进行了抽丝剥茧的分析,选取了七个在全球制造业有显著地位的行业进行评估,其中有五个行业的产能超过了全球总体需求,这种不均衡导致一些行业内超过50%的产能没有盈利。不过,面对欠佳的盈利能力和欧美市场准入限制方面的不确定性,中国制造企业正在作出应对,正未雨绸缪地调整未来新增产能的步伐。高盛预计,从现在到2028年,供需将趋于再平衡,利润将得到修复。在五个行业之中,光伏和锂电池行业的供需不均衡状态,最接近达到转折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