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港股 > 正文

股海一粟/国策料加码撑消费 内需龙头股看俏\谷运通

2024-12-11 05:02:1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决定明年中资股市场走向的重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周一A股收市后有了结果。中外投行对该会议的定调大都赞好,尤其是货币、楼市股市政策,超预期了。受会议结果提振,港股周一和周二(9日和10日)一度上涨超千点,但21000点回吐压力极大,令50天平均线得而复失。后市走势,视乎本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否公布量化的财政刺激政策(赤字率是关键),从大方向来看,震荡向上的概率较大。

  这次政治局会议对明年的政策走向,提到了三个关键词,包括: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这是历史第一次出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上一次是14年前的2010年7月;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同样的提法是在2020年7月。可以说,这次会议迈出了一大步,意义非比寻常。

  过去几周一直对政策力度持审慎态度的外资大行大摩,亦罕有的转态,认为这次政治局会议发出了10年来最激进的刺激信号,并认为明年的官方赤字率超过共识的4%,以及推出更多的消费者补贴均是可能的。在政策的发力点方面,扩大国内需求(内需)将成为2025年的首要任务,而创新和供应链升级可能位居第二。

  留意新能源车等大宗消费

  面对美国加征关税,这次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费”予以对冲,可以预计进一步的消费鼓励政策将会进一步加码,并带动消费更快修复,包括加大支持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力度,在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的同时,重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可留意家电、体育服装、饮食行业的龙头公司,以及对通胀敏感的基础消费品公司。

  虽然业界对这次会议的评价十分正面,但中资股市场急升急回的走势,还是反映了投资者的信心不足。以昨天发表年度策略报告的小摩为例,依旧对中资股持中性观点,和大摩看齐。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9月和12月两次的重要会议之后,中国的宏观政策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使有关税、外围压力,但以内需带动的上市公司基本面改善,相信也是大概率的事情。从现在到关税落地,市场也许还有扰动,但大方向已变,看好消费行业龙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