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南区寿山村道39号(红色图示)成为全港造价最贵的私人屋地
【大公报讯】记者林惠芳报道:本港名门望族周寿臣家族後人持有的南区寿山村道39号屋地,落实以59.29亿元售予华润置地(01109),为私人屋地最大“刁”,若以1963年转让价20万元计,半世纪升值3万倍,预计重建後呎价达20万元,一呎已相等於当年地价。
买家为华润相关人士
据土地註册处资料显示,寿山村道39号以59.29亿元易手,打破了内地富豪中渝置地主席张松桥於2014年以51亿元,向何东家族後人买入的山顶道75号何东花园旧纪录,成为全港历来最贵重私人屋地。
周寿臣家族是本港在晚清时期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上址是1936年与政府以换地形式取得,周寿臣一直持有至去世,并於1963年以20万元代价转让予後人,若以此价计,地皮半世纪升值3万倍。寿山村道39号项目佔地约92087方呎,规劃为“住宅(丙类)3”用途,最高地积比率0.75倍,可建总楼面达69065方呎,折合每呎楼面地价约8.58万元,创区内新高。
新买家为卓朗资源有限公司,公司董事为华润置地副主席唐勇及执行董事俞建等人,虽然以公司名义入市料须支付30%辣税,涉税近18亿元,不过,倘若项目将来拆卸作为重建用途,可获退回大部分税款。
料可重建六幢洋房
业界人士指,该地皮的地势较高,可以眺望海景,极具重建价值,预计可建六幢、每幢逾一万方呎的洋房,落成後呎价势挑战20万元,一呎售价已相当於卖方当年整幅地的买入价。
据悉,周寿臣家族於1962年以约20万元购入此地皮,次年转让後人,并於1965年建成分层式豪宅,即现时的“明园”项目,现相隔55年,地皮大幅升值逾2.96万倍。
已故的周寿臣於1861年於黄竹坑新围村出生,於晚清时期的“洋务运动”期间,曾获派赴美学习西方知识,基於其阅历丰厚及人际网络关係,受到英国殖民地政府重用,更成为上世纪首名华人议员,作为政府及民间华人的沟通桥樑,他更於1918年参与创立东亚银行(00023),并担任该行主席达30年。在1936年,港府为表扬他的贡献,把整个山头命名为寿臣山,环绕其祖屋道路则叫寿山村道,成为本港的传统豪宅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