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作风极低调的中建企业许氏家族,就位於上水的祖传别墅大宅土地,现向城规会申请大增密度,拟改作一个中密度住宅发展,计劃提供约676伙大中型单位。由於早前附近已相类似同案成功获批,有关申请估计有获批机会。
该幢祖传大宅,是由许氏家族第一代掌舵人许爱周购入土地及兴建,作为家族度假之用,现已被列为历史建筑物,许爱周也葬於此。不过,第二代掌柜许世勳去年底去世后,现时该地已由第三代管理。
拟建676个大中型单位
许氏家族多年前已有意提高发展密度,其中前年便曾拟以住宅地积比率3.6倍发展,惟最后被否决,去年曾修改发展计劃,惜因许世勳离世而终止。今次许氏家族再欲闯关,连同毗邻少量政府地,发展地盘约达34.04万方呎,拟以住宅地积比率3倍发展,在2至3层地库之上,兴建7幢17至23层高住宅大厦,可建楼面约96.43万方呎,提供676伙880多至逾2400方呎的大中型单位及657个车位。计劃还会建1幢住宅会所,而现有别墅则会原址保育。
是次申请的3倍发展密度,比起现时土地容许的地积比0.8倍,增幅达到2.75倍;不过,较其前年的拟3.6倍地积比发展方案,则略减约16.7%,单位减少约140个。申请者所持理据是附近已有较高密度的住宅发展,且新界北两个新市镇亦已在推进中,计劃可为市场增加房屋供应,善用土地资源及发挥土地的潜力。
诚然,相距该土地不足千米的古洞南,新地(00016)便有一个低密度住宅发展项目,於今年中获城规会通过改劃申请,将密度由地积比率只0.4倍,大幅增至3倍,增幅达到6.5倍。该地皮佔地约40.43万方呎,新地已完成换地补地价协议,拟兴建90幢3层高独立屋,可建楼面只约16.17万方呎。至於获批狂增密度的方案,则拟连1层地库停车场在内,兴建12幢17至20层高住宅大厦,提供1573个面积约750至逾1000方呎的中型分层单位,数量更是激增约16.5倍。因此,珠玉在前,许氏家族今次申请,只要符合各项环境、交通及基建评估,相信有较大成功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