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林志光报道:本港经济去年开始转差,加上空置税正式实施,令发展商重新调校其起楼步伐,令去年全年的私人住宅落成量仅约1.36万伙,较去年初预测相差约33.4%。有业界估计,在经济持续变坏,及受新型肺炎疫情打击下,今年落成量也难达2万多伙的估算。
运输及房屋局最新私人住宅统计数字显示,去年私楼全年落成量只约1.36万伙,较2018年大跌约35.2%,且是2015年后的4年低位。差饷物业估价署去年初曾预测去年的私楼落成量可达2.04万多伙,现即仍缺约6800伙,约为33.4%;而预测今年落成量约2.02万伙。该局同时公布去年私楼施工量约1.85万伙,与前年的1.84万伙相若,仍属近数年偏高水平。
仲量联行估价部资深董事谢伟鸿表示,去年私楼落成量减少,原因之一是2015年之前的施工量偏低,加上去年下半年修例风波,拖慢建筑进度;目前爆发中的新型肺炎,更令发展商延迟推盘,本港经济又持续放缓及失业率上升等,都影响今年楼市表现。他以2016及2017年的动工量推算,今明两年的落成量只约1.7万及1.8万伙。
莱坊执行董事林浩文表示,去年的社会运动、中美贸易战及政府实施的一手楼空置税,已影响发展商推售新盘及私楼落成的进度;本港经济不断转坏及疫情会影响发展商的卖楼及起楼步伐,相信今年全年落成量有机会进一步下跌。
至於私楼总潜在供应量,截至去年底仍是约9.3万伙,已经连续7个季度不变;当中包括1万伙现楼货尾、6.1万伙未售楼花及2.2万伙未动工单位。运房局表示,该9.3万伙中,实用面积少於753方呎的中小型单位佔约80%,按季微增1个百分点。预计未来数月将有6幅住宅用地转为熟地,可提供约3900伙新单位,加上政府持续有序地增加房屋土地供应,相信未来3至4年的私楼供应量,将维持在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