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商业 > 正文

安永:国内科技公司应加强ESG信息披露力度

2022-09-05 15:12:18大公网 作者:陈琰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国际知名服务咨询机构安永近日出席服贸会期间发布《科技企业ESG策略与行动纲要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对国内外科技企业的ESG实践举措、国内科技企业ESG策略特征以及典型问题进行描述。《报告》指出,在政策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我国整体ESG披露企业比例较低。其中,科技企业存在环境指标披露度较低,科技企业ESG报告呈现出定量指标较少,定性描述偏多的问题。

  根据《报告》,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中,仅1130家发布ESG相关的独立报告(数据基础为2020年年报),占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26.9%。分行业来看,2021年A股上市公司仅有银行、非银金融、钢铁、公用事业四个行业披露比例达到50%以上。其中,银行和非银行金融行业披露比例位于前两位,这与央行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大力推广绿色金融理念是相辅相成的。而计算机与电子行业尽管从披露ESG相关报告的总数量来看排名第一,但披露比例不足20%,远低于发达国家科技企业的ESG信息披露率,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与ESG信息披露率较高的行业相比,在全体A股科技企业中,ESG指标中的环境指标披露率较低,究其原因,与政策不完善、科技行业的业务活动特色息息相关。我国科技企业对ESG的认知处于初级阶段,在编制报告时不了解披露内容、披露口径、量化指标计算方法等,影响了企业ESG信息披露的积极性。为改善这一局面,2022年1月,上交所向科创板公司发布《关于做好科创板上市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工作的通知》,明确科创板公司应当在年度报告中披露ESG相关信息,并视情况单独编制和披露ESG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文件。此外,从企业的业务活动来看,与高碳行业相比,科技企业的业务活动多被认为是低污染、低能耗的绿色领域。导致了科技行业自身在进一步节能减排、践行ESG理念方面的意识也存在不足,缺少主动进行ESG管理的动力。

  《报告》指出,当前国内科技企业ESG报告呈现出定量指标较少,定性描述偏多的问题。与海外领先的科技企业相比,由于缺少规范性指导与技术支持,国内一些科技企业面对复杂的生产流程、跨地域的生产运营场所等,往往不清楚如何记录和统计ESG数据。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温室气体的排放计算,其中范围三是指企业供应链、价值链上下游的所有排放。针对这一数据,企业难以控制、且覆盖面广,缺少计算模型,定量统计难度大,难以披露和管理。

  《报告》同时对5个科技典型细分行业,包括通信、传媒娱乐、电子信息技术和设备、高科技、新能源的指标披露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选取每个细分行业中ESG机构评分较高的国内5家代表性科技公司的指标披露情况,总结出不同行业在数据指标维度方面的差异性。得出通信行业“重视隐私和数据安全”、娱乐科技行业“强调未成年人保护”、电子信息技术和设备行业“聚焦员工健康与安全”、高科技行业“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新能源行业“关注污染与废弃物”的结论。

责任编辑:郭晓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