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新经济浪潮 > 正文

进驻初创企业 员工犹如“街坊”

2018-12-19 03:17:5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不论是初创还是已成型的企业,经营成本始终是蚕食利润的必要开支,尤其是租金成本,以租约灵活为卖点的共享办公室,越开越多,更不乏租客追捧。

  原本从事设计行业的许文泉,以往一直在传统办公室工作,直至今年初成立手艺平台Learntify,提供不同工作坊活动,最后决定选择租用共享空间。

  “做平台,可以不租办公室,简单一部电脑便可,但共享办公室可以做到‘人传人’的作用!”许文泉形容,不少进驻共享空间的企业员工有如“街坊”,不时互相打招呼,更重要的是,由收件到清洁水杯,甚至咖啡机坏了,无需自己解决,专心做业务即可。

  另外,曼谷房地产资讯及中介服务平台“曼谷买楼123”,自15个月前成立开始,已租用共享空间。创办人周骞表示,母公司已有18年历史,眼见传统商厦租金成本有增无减,尤其是未能用尽空间。

  周骞解释,以往需要会议室接待客户,现在可以视像方式开会,客户毋须亲身到来,令原本的会议室閒着,加上他时常需要到外地公幹,租用传统办公室反而更见浪费,直言在subcontractor(分判)的年代,已不需要固定办公室,倒不如租共享空间,既可随时提供活动场地,亦有机会跟其他租户合作。

  从事保安系统的法国Acsys,旗下深圳永业智能锁业在香港租用共享办公室,市场总监陈雅铼提到,毕竟共享空间有齐各种配套设备,亦造就连繫功能,“大部分初创一个人起、两个人止,好isolate(隔离),co-working space(共享空间)有人气,感觉好好”。

  租金必然是考虑因素之一,陈雅铼直言,传统办公室既要先付按金,还有“逐呎计数”,平均呎租19元至25元是等閒事,租用三、四百呎,还要应付装修费用,远远不及“一租即用”的共享空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