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田湾点经 > 正文

反垄断反思(之四) | 社交平台信息垄断

2021-01-17 04:23:40大公报 作者:李灵修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推特治国”四年之久的特朗普最终被推特除名了。鉴于所发表的推文存在煽动暴力的风险,推特于本月8日永久封禁了特朗普的账号,其粉丝数永久定格在8870万。其后特朗普通过白宫总统官方账号发推,抨击推特打压言论自由,这篇推文虽未涉及暴力,但同样被秒删。上述举措引发争议,毕竟特朗普煽暴罪名在法律上未有定论,推特却承担起真理仲裁者的角色,已经超出社交平台的职能范畴。

总统在任期间,特朗普总共发布2.5万条推文,最疯狂时一天能达两百余条。虽然“话痨体质”广为外界诟病,但特朗普正是通过这种方式绕过传统媒体渠道,与美国网民直接沟通,不仅使得信息传播高效透明,更凸显其个人反建制的属性。盖因在大众观念中,传统媒体都有极强的政治立场,炮制新闻歪曲事实,而社交平台言论自由,大家可以获得“真实”的信息。

2014年以扞卫公众利益之名,推特曾起诉过联邦政府,理由是后者强迫其交出用户数据。但事实上,推特自身就有着信息审查的“陋习”,却很难受到法律监管。数据显示,从2015年8月到2017年6月,推特总共封号93.5897万个账户,其中政府要求封禁的账户仅有不到1%。笔者在本系列第二篇文章《互联网思维惹争议》中提到,互联网企业通常打着“不让中间商赚差价”的旗号,将自己打造为垄断型中间商。在信息传播领域,海外科技巨头似乎走得更远,在体制之外建立了新的体制。

社交平台控制了信息源和信息传播,利用算法“投喂”用户。这也是为什麽我们身处信息爆炸的年代,视野却越来越狭窄。在网络编织出的信息茧房中,持有相同观点的群体更易抱团,偏执的论调被不断强化,理性声音则没有了市场。如今面对同一公众事件,民众往往得出截然不同的判断,社会撕裂严重,并非信息不对称,而是认知不对称。

推特今次出手封杀特朗普亦付出不小代价,不仅遭到以德国总理默克尔为首的多国政要质疑,股价也在开市后的首个交易日下挫6.41%。有人认为推特只是为即将执政的民主党献上了“投名状”,但经过本轮总统大选,社交平台寡头已经展现出其左右舆论走向的势能与意图,亦威胁到美国原有的党派政治格局,难言是福是祸。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