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田湾点经 > 正文

如何理解“降准防通胀”?

2021-07-12 04:23:48大公报 作者:李灵修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人行上周五晚宣布全面降准,着实超出市场预期,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等经营困难,中国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定性、有效性,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外界不禁疑惑,大宗上涨引发通胀,理应收紧货币政策,为何会“降准防通胀”呢?

  为此,我们必须对本轮结构性通胀要有清晰的认识。笔者此前撰文《内外夹击下的大宗商品》指出,在供给端,印度、巴西、智利等原材料与制造业主要出口国均受变种病毒波及,矿区停工厂房停产;而中国内地在碳中和目标指引下,减产限产政策相继落地,地方开始对两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动刀”。在需求端,拜登政府大规模纾困现金补贴使美国家庭具有较强消费能力,上游原材料涨价迅速传导至终端消费品市场。但美联储为维护就业复甦,被迫容忍更高的通胀数据。

  目前所面临的输入通胀风险,实质上源自全球复甦不平衡与中美货币周期错位。体现在中国经济层面,即宏观数据表现良好,但中小企业遇到不少困难。因为原材料价格飙升增加下游企业生产成本,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定价权、融资能力弱,身处两头受压的窘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内地CPI与PPI走势背离、裂口拉大,反映出上游涨价未能很好被市场消化。

  5月份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连续提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风险,人行也有意识压低资金利率水平,目的就是为了缓解中小企业流动性占款的压力,能够在较低的价格将汇票贴现、回笼资金。

  进入下半年,外围环境也出现了一定变化。首先是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上升,海外国家开始放松隔离措施,对疫情前景做出“流感化”的判断,做好长期与病毒共存的准备。其次,从6月份开始,美国部分州的失业救济开始暂停发放,市场需求明显下滑,这也意味着中国外需扩张进入尾声阶段。

  前期中国出口暴涨带动库存累积,一旦海外生产恢复正常,势必造成产能与资本支出过剩,结构性通胀可能会很快转入通缩。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有所抬头。

  那么,今次降准释放出的1万亿人民币是否会造成市场流动性过剩?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7月份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4000亿需要对冲;另一方面,由于今年提出的政府部门降杠杆口号,使得专项债发行节奏显著放缓,年初至6月15日地方累计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29万亿元人民币,仅完成已下达限额的30%,资金面其实是非常紧张的。

  因此,人行的降准操作是基于一系列经济形势判断所得出结果,实属“有的放矢”而非“大水漫灌”。可以预见,下一阶段政策主基调将由“降杠杆、调结构”重回“稳增长、防风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