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田湾点经 > 正文

经济诺奖的“中医式”尴尬

2021-10-17 04:25:48大公报 作者:李灵修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021诺贝尔经济学奖于本周揭晓,三位美国经济学家获此殊荣。鉴于得奖者都是运用“自然实验”的方法论开展经济学实证研究,因此今次颁奖也可视为评委会对于“自然实验”的肯定,这在诺奖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为何如此说呢?这还要追溯一下经济诺奖的缘起。事实上,经济学奖并不是诺贝尔的“亲儿子”,在其1896年的遗愿中并不包括设立该奖项。经济诺奖是由瑞典中央银行在1968年创立的,官方名称为“瑞典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经济学奖”,但由于经济学奖同样是由诺贝尔基金会负责管理、瑞典皇家科学院投票选出获奖人、享有与其他奖项同等数额的奖金,以及同时举行颁奖仪式,因此,人们习惯上也将其归类为诺贝尔奖。

  经济诺奖自诞生之初就广受非议,不仅诺贝尔家族后人公开表示“没有必要设立这一奖项”,甚至1974年的获奖者、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哈耶克(Friedrich Hayek)在颁奖酒会上祝辞时说道:“如果当初咨询我的话,也不会建议设立此奖。”

  经济学奖长期受外界冷待的关键就在于,它既不人文也不科学。特别是在十九世纪下半叶,欧洲学术圈兴起“物理主义”运动,各学科都在引入数学分析方法,经济学也希望通过“边际革命”跻身科学范畴,但始终在论证经济现象的因果关系方面不能让人信服,盖因经济学的方法论总是侧重逻辑演绎而非自然实验。

  这种尴尬处境有些像现代医学体系下的中医。中医是通过综合归纳法总结出的经验,但由于用药并未经过严格的“双盲随机测试”,很难获得科学界的认可。这并不能说明中医“不管用”,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就是汲取东晋医书《肘后备急方》的灵感,提取青蒿素对抗疟疾,并取得巨大成功。然而,从中医药方到医学诺奖,所花费的时间成本过于高昂,往往会令后进者却步。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也在试图摆脱“中医式”尴尬,不少人选择舍弃既有的理论模型,通过统计数据来验证经济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其中最为知名的著作,就是近年风靡全球的《魔鬼经济学》(Freakonomics),作者就是运用“自然实验”的方法对日常生活加以分析,不少结果都颠覆了大家对经济学理论的固有认知。

  不过,人类社会总是要比人体复杂得多,“自然实验”方法的严谨性很难做到“双盲随机测试”的标准。此外,“自然实验”也面临着巨大的道德风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