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田湾点经 > 正文

房价与消费

2021-11-14 04:25:50大公报 作者:李灵修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疫情爆发伊始,不少人预计“免接触经济”将迎来大爆发。但如今看来,不仅在线教育的投资遭遇滑铁卢,而且电商的经营表现也差强人意。统计显示,三季度内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两年同比增速较二季度回落1.6%,是去年三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其中,网购下滑幅度高于整体水平。三季度网上商品消费两年同比12.8%,较二季度下滑4.6%。

  按常理来说,内地疫情有所反复,对线下零售无疑打击巨大,对线上消费则是利好。然而,三季度消费数据打破了这一惯例,我们需要在更深层次去寻找原因。

  首先,疫情干扰居民收入的稳定性,势必造成预防性储蓄的上升。虽然内地就业数据维持平稳,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值已由8.5%下降至6.5%,特别是个体工商户(总数超过2亿人)、农民工(总数约3亿人)、部分线下服务业从业人员等受到的冲击最大。考虑到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更高,对社会整体消费的贡献也更大,疫后K型复甦的趋势无疑加重了居民消费的疑虑。

  其次,楼市调控也会左右消费意愿。有关房价预期对于消费的影响,业内始终存有争议。在大众印象中,房贷掏空“六个钱包”,成为全家人的财务黑洞。更不用说,一线城市的打工人为了首付债台高筑,为了月供疲于奔命,哪有余力扩大生活开销?

  事实上,房价既有“挤出效应”的一面,也有“财富效应”的一面。譬如短时间内大量热钱涌入楼市,亦会造成业主产生“货币幻觉”。楼价快速上涨也许只是通胀表现,并未创造出真实财富,但的确会让房产所有者对于家庭财富的持续增值充满信心,从而激发消费热情、敢于花钱。以史为鉴,2008年次贷危机前夕,美国房地产与消费市场同样火爆;而疫情后美国加大居民现金补贴,成就了抢购房产热潮,同时带动装修、家具、家电等衍生性消费需求。

  眼下“房住不炒”成为国策,“三条红线”截断了杠杆资金的入市途径,居民对楼价的预期出现波动,短期内亦会反映在消费层面。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统计,目前内地城市家庭住房资产占总资产比例约七成。房地产市场已经与居民财富深度绑定,直接影响到家庭开支的抉择。也因此,房价大幅上涨或下跌均不利于消费增长,这也对楼市调控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