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记者赖振雄报道:世卫昨日将“电玩成瘾(gaming disorder)”正式列为危害精神健康的疾病,将会通知各地政府,建议将此病纳入医疗体系,让患者获适当治疗。有精神科医生指出,电玩成瘾有年轻化趋势,患者年仅十岁八岁,相信随着指引生效,转介个案会持续增加。
美国娱乐软体协会统计,全球有26亿人玩电子遊戏,去年11月,内地著名的遊戏主播、20岁的“孤王”,连续几个月通宵直播网遊,每天只短暂休息,疑过劳猝死。
医学界一直忧虑沉迷“打机”可能影响身心。根据世卫的定义,如果“打机”导致个人、家庭、社交、教育、职场等重要领域受到重大损害,并明显地持续最少12个月,便可确诊患有“电玩成瘾(gaming disorder)”。
港有个案仅“十岁八岁”
中文大学精神科学系李诚教授向《大公报》表示,过去十多年“电玩成瘾”个案持续增加,更有年轻化趋势,本港业界接触的个案,部分小至“十岁八岁”,原因可能是患者本身有情绪或家庭问题,选择逃避,广义上不只限於遊戏机,潮兴的社交网、拍片跳舞手机应用程式平台,若过分沉迷,影响日常生活,也算成瘾,他相信,随着指引生效,普通科转介到儿童青少年专科的个案会持续增加。
医院管理局发言人回覆《大公报》查询,公立医院一般会按病人的病情及临床需要,为求诊者提供适切的治疗。
食物及卫生局发言人回覆,卫生署设立“健康地使用互联网及电子屏幕产品”专题网页,协助推动学生及青少年健康地使用互联网及电子屏幕产品。
电竞比赛将於2022年纳入亚运,有机会成为2024巴黎奥运示範项目,电竞与电玩成瘾,随时只是“一线之间”。香港电竞总会主席周启康称,全港现有约100多名全职电竞选手,选手有男有女,也有特定的训练模式,每天约八至十小时,但规定每三小时休息一次,休息最少半小时,除了对着屏幕,也有其他的策略分析,并呼籲玩遊戏不应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