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房产 > 地产 > 正文

2022房地产政策偏向稳预期,继续坚持“因城施策”

2022-01-05 10:07:37大公报 作者:连平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分析预计,中国房地产政策今年可能向“稳预期”、“稳增长”的要求靠拢,倾向于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资料图片
 
  2022年,全球人口老龄化、碳中和目标产生能源使用新约束、逆全球化思潮下产业链重组等长期因素将可能继续放慢世界经济恢复步伐。从短中期看,世界经济增长则面临四重压力:疫情反复将继续制约世界经济恢复;疫情冲击供应链、能源约束、局部货币量宽将共推全球通胀居高难下;“通胀暂时论”黯然退场,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步伐加快,将成为2022年世界经济运行的重要扰动因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抬头导致国际经济环境更趋复杂。
 
  尽管存在上述压力,2022年世界经济增速仍将进一步走向复甦。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4.5%左右,较2021年的增长预测值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但仍处于一个时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高位。未来美联储开启加息进程对中国的负面溢出效应总体可控。近二十年来的对外金融运行表明,中国市场的资本流动和人民币汇率很大程度上仍是受本国相关因素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固投仍是经济“压舱石”
 
  2021年前十一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基建疲软、制造业强势和房地产具有韧性的特点。2022年,在政策强力推动下,基建投资有望发力,制造业投资将保持较快修复态势,两者将共同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在诸多利好因素的支撑下,基建投资会加快推进。政府强调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建投资。年底前财政部已向各地提前下达了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1.46万亿元人民币。政策层面会对专项债形成实物工作量的推进有明确的进度把控,节奏适度靠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节奏将会前置。信贷投放力度将加大,项目审批适度放松。优质项目将逐步增加,“两新一重”、高端制造和“共同富裕”相关概念投资成为重要支撑。
 
  作为有效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业投资也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动力来自于:经济复甦,外需继续改善;随着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正式启动和中国强劲的生产供应能力,出口仍将保持较强韧性;价格向中下游传导,使得中下游企业经营状况改善,企业经营和盈利状况好转;政策推动制造业贷款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21年前十一个月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增加,这一趋势有望在2022年延续;政策引导下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引领作用加强。但疫情反复以及双碳减排影响上游企业生产积极性等不利因素,亦会对制造业投资的修复空间产生一定程度抑制效应。
 
  综合来看,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仍会成为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其中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将会成为投资的主要推动力。预计202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其中基建投资增长8%,制造业投资增长8%,房地产投资增长4.5%。
 
  楼市政策偏向稳预期
 
  2022年,房地产政策可能向“稳预期”、“稳增长”的要求靠拢,倾向于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从住房金融环节开始,对资质优良的房企提供合理的流动性支持,包括开发贷、债券、租赁住房信贷等融资方式边际改善。坚持“因城施策”,对预售制度采取差异化调控姿态。土地市场将“供地两集中”原则下,或增加重点二线城市土地供应,适度调降土拍门槛,重新激发土地市场活跃度。
 
  具体来看,市场可能呈现五方面的变化:商品房销售放缓;土地市场呈现量跌价升的态势;新开工或将触底反弹;房地产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房价可能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预计2022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4.5%。
 
  需要警惕房地产投资放缓带来的相关影响。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必要突出合理支持基调,在此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有效提供合理稳定的金融支持。为保障市场供给能力,有效控制大城市房价上涨压力。商业银行应加快按揭贷、开发贷审批和发放速度,特别是针对大城市首次置业的人群,满足购房者的合理需求;小幅调降首套房房贷利率,适度降低购房者融资成本。二是进一步增加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金融支持,以保障年轻人在大城市的住房基本需求。三是适度增加重点二线城市土地供给及与之配套的金融支持。2021年重点二线城市土地市场较为冷清,这可能对稳定当地房价产生隐患。2022年需要给予配套金融支持,改变这种局面。四是建立人口流动、土地供给、金融支持与房价变动挂鈎机制。
 
  消费与外贸均有挑战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2022年支撑消费较快恢复的因素增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有望恢复至疫情前的潜在增长水平。一是随着“缺芯”问题的缓解和全球疫情不断好转,多国的生产力和全球化的供应链将逐步改善,带动汽车销售回暖。二是房地产信贷政策方面,在坚持“房住不炒”定位的同时,居民合理的住房信贷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这有助于带动相关消费改善。三是就业情况良好,居民收入将趋修复,带动可支配收入的提高。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7%,比2019年前三季度增长14.8%;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同比增长8.0%;人均消费支出实际增长15.1%,比2019年增长11.7%。综合来看,预计2022年消费增长7%。
 
  2021年,受欧美财政货币政策刺激、海外供需错位、国内产业链体系完善、疫情波动产生的供给替代效应的影响,中国进出口超预期增长。2022年中国出口仍将具有韧性,但增速可能边际放缓。欧美外需仍有黏性,但对出口支撑有限;东盟复甦或将提振中间品需求;国内全产业体系支撑出口供给;东盟产业链稳定性稍弱,中国对其出口替代仍将持续;汇率双向波动和海运改善或将稳定出口。预计中国2022年出口同比增速为10%。
 
  增长目标可能不低于5%
 
  2022年增长目标似应设在5%以上。根据2035年中国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翻一番的远景目标,考虑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GDP翻一番即大概率可以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从当前至2035年,约十三年时间,GDP年均增速需要达到4.8%以上才能实现“双番”的目标。再考虑到GDP增速逐年递减规律,“十四五”作为远景目标的头五年,GDP平均增速应至少达到5%以上。由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2年经济增长同比要达到5%以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政策加力支持。
 
  结合近期国内外疫情、政治和经济环境,分乐观、中性和悲观三种情况来判断明年的经济走势。从乐观情况来看,消费增长7.5%、投资增长7%、出口增长10%、经济增长约为5.7%;从中性情况来看,消费增长7%、投资增长6.5%、出口增长9%、经济增长约为5.3%;从悲观情况来看,消费增长6.5%、投资增长6%、出口增长8%、经济增长4.9%。
 
  当前全球各国对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应对能力和重视程度有所加强,国内对于疫情反弹的防控能力较强。在远景目标的现实要求、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的大背景下,目前已明确了2022年稳增长的政策总基调,自年初后政府会不断出台有利于跨周期调节和逆周期调节的政策举措。2022年财政仍具有较大的积极作为空间,而货币政策仍将开展一定程度的偏鬆操作。对于政府2022年稳增长的意愿和能力不应低估。
 
  综合来看,2022年经济增长有望前低后高,并且增速逐季收敛至正常水平;全年增长目标可能设置于5%-5.5%,并有望实现5.7%左右的增长。
责任编辑:李琪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