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房产 > 地产 > 正文

蓝光发展退市倒计时!未偿债务高达420亿元

2023-05-10 20:28:39大公房产 作者:廖之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四川一哥”蓝光发展,开启A股退市倒计时。
 
  在连续20个交易日成交价低于1元/股后,5月10日开市起,*ST蓝光(蓝光发展,600046.SH)正式停牌,股价定格在了0.4元。
 
  5月9日收盘,*ST蓝光以0.40元/股收盘,当晚,蓝光发展便收到上交所下发的《关于拟终止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上证公函[2023]0444号),截至2023年5月9日,公司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已经触及终止上市条件。
 
  上交所表示,根据《股票上市规则》第9.1.10条、第9.2.7条等规定,对*ST蓝光股票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如*ST蓝光申请听证,应当在收到本事先告知书后5个交易日内提交书面听证申请。而在停牌后的15个交易日内,根据上市委员会的审核意见,上交所将作出是否终止蓝光发展股票上市的决定。
 
  早在4月13日,赣系房企新力控股就在敲开港交所大门1246天后,成为首家被摘牌的内地房企。如今不到一个月,蓝光发展也走到了退市的边缘。
 
  千亿房企的“陨落”
 
  上世纪90年代成立的蓝光发展,从成功借壳上市,到突破千亿大关进入TOP30房企行列,再到背负百亿负债飞速“陨落”,才经历了不过八年光景。
 
  2008年,蓝光发展斥资3.22亿拿下迪康药业约30%股份,成为该公司大股东。2015年4月16日,迪康药业便正式更名为蓝光发展,并成功登录上交所。至此蓝光发展也摇身一变,成为了A股市场有名号的上市房企。  
 
  上市后,蓝光发展以百倍增速开始狂飙,不到五年便迈进了千亿房企俱乐部。数据显示,2019年蓝光发展销售额达到1015亿元。与此同时,当年公司实现营收391.94亿元,较2015年175.98亿元增长122.71%;实现净利润41.59亿元,较2015年9.54亿元增长335.95%。
 
  营收高速增长背后,是蓝光发展在土地市场的攻城略池。
 
  2019年和2020年那两年,蓝光发展连续在各地高溢价拿地。其中,溢价率超过50%的地块数量就达到28宗,两年时间里,蓝光发展合计拿地108宗。
 
  激进扩张也让蓝光发展吃到了“苦头”。随着2020年“三道红线”出台、2021年房地产行业进入新一轮调整期,房企爆雷不断,而这其中也包括蓝光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从2020年底开始,蓝光发展便先后出售迪康药业、蓝光嘉宝服务和多个房地产项目以回笼资金。2023年4月,蓝光发展还卖掉了上海总部所在地——虹桥世界中心D1栋写字楼。
 
  在一系列项目甩卖的同时,蓝光发展内部也出现了员工大规模离职的情况。危急时刻,2021年6月4日,蓝光发展创始人杨铿辞正式宣布辞去董事长职务,并将公司的未来交给了自己的儿子杨武正。
 
  不过“二代”接班,也很难力挽狂澜。
 
  数据显示,2021年蓝光发展实现营业收入201.16亿元,同比下降53.17%;实现利润总额-149.1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34亿元。截止2021年12月31日,蓝光发展总资产1745.96亿元,总资产负债率为96.01%,净负债率为639.14%,扣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93.63%。
 
  事实上,当房地产行业发展底色由“量”扩张转变为“质”的提升,许多房企都在进行转型发展模式。至于蓝光发展为何没能转型成功,而是走到退市的边缘,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指出,蓝光发展除了杠杆运营过高,还存在布局分散、拿高价地过多的问题。
 
  在柏文喜看来,当蓝光发展遭遇市场反转和去化不力后,就马上出现流动性困难和资金链断裂,说到底还是企业战略管理和运营策略不够严谨周密所致。
 
  天风证券也曾在2021年7月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政策收紧、融资收缩是大背景,在蓝光发展由成都走向全国的过程中,管理能力有欠缺、资产质量偏差、债务结构问题突出构成了蓝光发展的基本面,而市场恶化、非标持续收缩或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这也导致蓝光最终走向了违约。
 
  债台高筑,濒临退市
 
  截至2023年4月4日,蓝光发展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已达到了420.55亿元,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贷款以及债务融资工具等。
 
  与此同时,据克而瑞监测数据,2022年蓝光发展在全国9个重点城市市场,销售金额全部负增长,其中成都、昆明、福州及西安等省会城市市场,同比分别下降9%、32.55%、50.16%和12.21%。上述城市项目大部分处于逾期交付状态。
 
  基于此,2022年,蓝光发展营业收入约193.04亿元,同比减少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49.4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242.05亿元。公司总资产约1323亿元,同比减少24.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约-238.69亿元,同比减少1858.96%。
 
  年报中,审计机构认为,蓝光发展2021年至2022年连续亏损严重,已资不抵债,大量债务违约引发诉讼,多个银行账户被司法冻结,正常生产经营受到重大影响,这些表明,公司的可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而公司的多个不确定事项之间相互影响,并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累积影响。
 
  在2022年年报发布后,蓝光发展便因资不抵债而触发退市警示机制,股票开始“披星戴帽”,由“蓝光发展”变更为“*ST蓝光”。
 
  对此,蓝光发展表示,2023年公司将面临严峻考验,将在稳定经营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债务风险化解方案制定和实施,维护公司及全体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蓝光发展的债务重组至今未形成实质性的方案。针对债务重组问题,大公房产致电蓝光发展,但截止发稿无人接听。
 
  那么在仅剩的15个交易日中,蓝光发展还有无自救机会?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从逻辑上来看,蓝光发展自救的难度非常大,或者一定要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出现,比如有“白衣骑士”。目前看来,蓝光发展可能已经失去了这种自救的窗口期。
 
  柏文喜也对大公房产表示,面值退市的公司没有退市整理期,风暴来的更直接,这类公司想要自救,只能在重组完成和恢复经营之后,走重新上市途径了。当然, 不重新上市也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但恢复经营的前提是需要进行公司重整。  
 
  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指出,蓝光发展被停牌一事说明了部分房企的经营状况还是不好,很大程度上说,近期一些房企债务展期或债务重组等事件,掩盖了一些重要的问题。股票市场的反应说明,“用脚投票”的机制正逐渐发挥作用。
 
  柏文喜称,资本市场的新陈代谢加速,对投资者而言能够保持资本市场的活力和资源配置与更新能力,提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机会与资产配置选择。
责任编辑:王杰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