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房产 > 地产 > 正文

品牌表现优异,穆迪保持华润置地Baa1行业领先评级

2023-09-22 00:01:55大公房产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房产讯 近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与此同时,穆迪还陆续更新了对国内数家房企的评级报告。不过其中,在对华润置地的最新报告中,穆迪维持华润置地行业最高评级Baa1。
 
  据了解,Baa1发行人评级反映了该公司平衡的业务模式,得到以下因素的支持:(1)覆盖全国的高品质土地储备,专注于一线和二线城市;(2)庞大的投资物业组合带来不断增长的经常性收入;以及(3)与其国有母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之间的强大融资渠道和运营协同效应。
 
  穆迪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转弱,以及购房者对项目及时完工和交付感到担忧,尽管政府出台了扶持措施,但这些因素抑制了房地产销售。不过穆迪预计,华润置地将保持其强大的市场地位,并凭借其成熟的品牌表现优于更广泛的市场;土地银行质量良好,拥有规模可观的房地产投资组合,能够产生经常性租金收入,以缓冲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波动。
 
  事实上,在“3+1”一体化业务模式下,华润置地毫无疑问依然是行业最安全和健康的企业之一。
 
  从财务状况来看,2023年上半年,在行业内普遍利润缩减的背景下,华润置地仍交出了一份各项核心业绩指标稳中有升、跑赢行业的成绩单,实现营业额729.7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为137.4亿元、核心净利润112.7亿元。
 
  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后,资本市场高度认可华润置地在波动市场中保持稳健业绩增长的战略定力及执行力,认同华润置地优质核心商业资产的稀缺性和投资价值,支持公司积极把握REITs政策机遇,推动向大资管业务模式转型的发展策略,进一步实现价值释放。
 
  纵观华润置地的所有业务板块,经营性不动产业务是今年上半年增幅最大的板块,共实现营业额为107.2亿元,同比增长41%。
 
  具体在业态分布上,2023年上半年,华润置地购物中心租金收入达86.4亿元,同比增长39.5%;旗下67个在营购物中心实现零售额751.3亿元,同比增长38.9%;北京西三旗万象汇、重庆万象城二期如期高品质开业,平均开业出租率95.7%;其在北京、广州、南京、武汉等重点城市新获取了5个高能级购物中心,实现核心城市商业资产的战略布局。另外,其写字楼出租率逆市提升,较上年末增加2.6个百分点至81.8%,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此外在商业领域的布局上,华润置地始终聚焦核心城市,做好优质资产投资。今年上半年,公司新获取5个购物中心,均位于北京、广州、南京、武汉等高能级城市,实现核心城市商业破局。
 
  当前,房地产行业的主投资逻辑已经由积极拿地转为精细化运营,只有具备核心区域资源、尤其具备不动产运营和服务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新竞争格局下脱颖而出。而华润置地发展势头强劲的经营性不动产业务,早已成为公司拥有长期稳定现金流的“蓄水池”。
 
  穆迪副总裁兼高级分析师陈凯莉表示:“对评级的确认是基于我们预计华润置地将保持其强劲的市场地位,并在更广泛的市场上表现出色,这要归功于其建立起来的品牌、良好的土地储备质量,以及庞大的投资物业组合,能够产生持续的租金收入,以缓冲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波动,此外还有其国资背景。”
 
  从财务管理方面来看,华润置地坚持把控现金流安全,保持充足的财务弹性。今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充足,资产负债表稳健,总有息负债率及净有息负债率分别降至39.5%和28.5%的行业低位,三道红线保持绿档,标普、穆迪和惠誉继续维持华润置地“BBB+╱稳定展望”、“Baa1╱稳定展望”及“BBB+╱稳定展望”的信用评级,综合融资成本3.56%,创历史新低。
 
  得益于良好的财务表现和稳定的债务水平,华润置地拥有良好的离岸和在岸融资渠道,获境内外多家知名卖方投行一致认可。具体包括中金、花旗、瑞银、摩根斯坦利、摩根大通、美银美林、瑞信、德银、汇丰、星展、里昂、大和、中信、广发、海通、华泰、国泰君安、中信建投、申万宏源等在内的39家境内外知名头部投行券商机构。
 
  截至目前,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普、穆迪、惠誉也都保持了华润置地业内领先的信用评级。
 
责任编辑:王杰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