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房产 > 地产 > 正文

中国恒大:因恒大地产正在被立案调查,集团不能发行新票据

2023-09-25 18:46:22大公房产 作者:黄春蕊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距离恒大披露重组方案已经半年有余,但这轮债务重组还是失败了。

  9月24日,中国恒大集团发布内务消息称,鉴于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要附属公司)正在被立案调查,集团目前的情况无法满足新票据的发行资格。
  据了解,8月16日晚间,恒大地产在深交所发布公告称,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恒大地产立案。

  在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该事件可能会对恒大的市场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让本已困境重重的中国恒大恢复经营和债务重组工作的推进更是雪上加霜。同时,这也会导致公司销售去化阻力更大,服务于“保交楼”的融资与腾挪更加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恒大此前公布的重组方案中多次提及“新票据”。据3月22日公告:

  方案1:协议安排债权人可以按其可获偿金额1:1的转换比率获得将由恒大发行的新票据,新票据期限为10至12年,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偿还。方案2:协议安排债权人可以选择将其可获偿金额转换为:(1)期限为5至9年的将由恒大发行的新票据;(2)由五笔与恒大物业(06666)、恒大新能源汽车(00708),或恒大股票挂钩的股权挂钩票据构成的组合;或(3)两者的组合。

  在景程协议安排中,债权人将获得五笔由景程发行的期限为4至8年的新票据,本金为65亿美元。在天基协议安排中,债权人将获得四笔由天基发行的期限为5至8年的新票据,本金为8亿美元。
  可以看到,上述方案均有提及“新票据”,而恒大地产的情况直接导致中国恒大债务重组计划难以推进。

  在9月22日的公告中,中国恒大还提到,自3月22日以来,集团的销售情况不如公司预期。与此同时,原定于2023年9月25日和2023年9月26日有关建议重组的相关协议安排会议将不会举行。

  值得注意的是,恒大旗下恒大理财、恒大人寿接连被整顿。据了解,9月16日晚间,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发布案情通告称,近期,公安机关依法对恒大金融财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即“恒大财富”)杜某等涉嫌犯罪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另有消息称,恒大人寿原董事长、现中融人寿代行董事长朱加麟也于近日被带走调查。

  此外,中国恒大、恒大地产的财务情况也不容乐观。财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中国恒大年内经营性亏损433.9亿元,土地被收回有关的亏损、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及其他非经营性亏损693.7亿元,所得税开支130.5亿元,净亏损合计1258.1亿元。

  于2022年末,中国恒大负债总额24374.1亿元,剔除合约负债7210.2亿元后为17163.9亿元,其中包含借款6123.9亿元、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10022.6亿元(含应付工程材料款5961.6亿元)、其他负债1017.4亿元。

  在8月10日恒大地产披露财报后,该公司核数师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表示,对2021、2022年报无法发表意见。

  上述种种问题让恒大债务重组难上加难。在柏文喜看来,如果无法有效解决当前困境,恒大破产可能性将会增大。

  据柏文喜介绍,债务重组和破产重组,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差别巨大。债务重组可以实现降杠杆,变相削债,实际控制人可以保持对国内众多资产和项目的实际控制权。但破产重组的结果,就是实际控制人失去控制权,还有可能是股权清零出局。对于许家印来说,债务重组就是他最后的希望。一旦境外债务重组成功,那推动境内债务重组就变得容易多了。如今,恒大仍然资不抵债,巨额亏损,窟窿那么大,即便是给债权人很多股票,那也没用。所以,恒大债务重组前景不容乐观。
责任编辑:王杰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