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甘肃庆阳:小香包“绣”出大产业

2021-06-30 18:21:17大公网
分享
评论

  庆阳香包刺绣,俗称“荷包”“耍活子”,古时称为香囊。制作、佩戴香包的历史在庆阳古已有之,发现于华池县双塔寺的一只保存完好、色艳如新的金代香包,距今近千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宝石链香包。

  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庆阳香包绣制由“不起眼的手工针线活”演变为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实用性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并逐渐出海远游,受到海外市场的欢迎。庆阳市以香包刺绣为主的民俗文化产品达20多个大类5000多品种,年生产900多万件,远销全国56个大中城市及日本、欧盟、东南亚、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庆阳全市香包绣制产业从业人员4.2万人,增加产值4.5亿元。2006年6月,“庆阳香包绣制”被国务院公布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