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北京举行的2023年全国两会,是社会复常、中外交往有序恢复后首个两会。外交部长秦刚日前形容中国外交已经按下“加速键”,吹响“集结号”。今年又适逢“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央赋予香港“超级联系人”定位,究竟香港在联通国际方面,可以如何贡献香港力量,做好“超级联系人”?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梁振英9日接受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访问时表示,香港有很强的国际联系能力,且高度开放,同时,有在香港成立的公益性慈善组织在海外促进民心相通,令香港可以充分发挥民间外交功能,结合文化艺术出海,讲好中国故事。
梁振英指出,香港的联系功能十分强,从民间层面,香港确实可以做很多工作。现时西方国家及日韩民众受西方媒体误导,对中国有偏颇的看法,香港可以从自身出发说好中国和中国香港故事。梁振英分享,自己去年7月参加代表团前往日本韩国,是疫情后香港首个出访外国的代表团,取得良好效果。去到当地不谈政治,到企业与首脑会面,感受到他们对香港很感兴趣,十分重视香港“超级联系人”角色。
“我们都希望通过经济合作方面的信息,牵引外国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梁振英说。他认为,香港在非经济领域也可以做好公共外交工作。比如,四五年前在中央大力支持下,由他牵头在香港成立的全国性非政府组织,这个公益团体做人道主义医疗援助工作,首阶段在海外进行消除白内障致盲的工作,实践民心相通的效果不错,对国家促进当地人民、政府之间的关系,做到有意义的补充。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梁振英指,“一带一路”倡议有五个方面互联互通,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梁振英指,香港在后三个方面的优势明显,且虽然民心相通位列最后,却是最基础的。
梁振英提到,香港作为高度开放的城市,有人员往来、语言、交通等方面优势,亦有公益性、慈善性组织,例如东华三院和保良局,均有逾百年历史,有能力在香港以外地方做民心相通的工作。另外,他乐见香港的演艺界、粤剧界、音乐界都有“走出去”的想法,可以与当地的外国朋友做交流,这些都是民心相通的工作,呼吁大家留意在贸易及资金之外,如何在民心相通有关的各个领域,做一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的合作工作。 (大公文汇全媒体记者李九歌、苏婷北京报道;视频摄制:苏婷、邬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