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3c科技 > 正文

香港电竞产业蓄势待发,未来值得期待

2018-12-11 03:17: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二○一八年英雄联盟世界大赛,中国的Invictus Gaming战队获得冠军\Invictus Gaming战队供图

  作为娱乐产业的枢纽,香港在电影、流行音乐、漫画等产业上曾处於世界前端。进入新世纪,电子竞技逐渐成为世界遊戏产业的风向标。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遊戏产业,往往以电子竞技为标尺。香港的电子竞技产业,却由於各种因素,未能引领世界电子竞技的潮流。\大公报记者 吴至通 李磊泽

  香港电子竞技发展的滥觞,自然要从香港遊戏的历史说起。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香港一些遊戏如Gameone的《叮噹大富翁》便曾销往内地与台湾市场。总体来说,九十年代以来,香港产生了诸如“Gameone”(智傲集团,前身为一九九三年成立的遊戏工作室“劲一番”)、“火狗工房”等一些典型的本土遊戏开发公司。在二十一世纪后的互联网时代,火狗工房的《爱神餐馆2》还一度登陆日本的主机遊戏市场。但过了本世纪头十年后,互联网与智能电话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情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香港电竞总会会长杨全盛认为,香港电子遊戏的发展经历了由电脑遊戏到手机遊戏的转变。九十年代起,以《小朋友齐打交》为代表的电脑遊戏是香港遊戏市场的主流,二○一○年后,香港的遊戏开发商主要专注於“手遊”的开发,如手机遊戏公司Madhead开发的《神魔之塔》等,同时也有小部分遊戏公司开发VR(视觉)遊戏。

  起步晚谋转向

  香港的遊戏产业现今的总体规模并不大。杨全盛感叹道:“遊戏公司大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公司规模大多以几个人到几十人为主,并且数量不断下跌,到二○一六、二○一七年间,香港遊戏公司大约还剩一百余间,加上一些互动设计型的公司,总数也不过一百三十二间,遊戏从业员也不过一千人左右。”他认为这是因为香港本地缺乏足够的市场,而且高昂的劳动力及地租成本,使得这些遊戏公司难以为继。在这种条件下,专业人才需求更少,市场更广阔的电子竞技业,成为了现今香港遊戏的选择。

  香港的电子竞技起初以PC网络遊戏《英雄联盟》(League of Legends)为主,之后又向手机遊戏发展。二○一三年,香港成立了第一支职业电竞队伍“Hong Kong Esports”(现名“Kong Kong Attitude”)。国际赛场上也不乏香港电竞选手的身影。譬如二○一二年《英雄联盟》第二届全球总决赛冠军队伍“台北暗杀星”中的刘伟健(Toyz),代表内地电竞队伍OMG杀入第三届《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的王柏勤(Tabe),以及在今年雅加达亚运代表香港夺得首枚亚运电竞金牌的《炉石传说》选手卢子健,都是香港电竞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名字。

  香港不仅曾出产优秀的电子竞技运动员,作为以服务业为主的旅遊城市,香港在电子竞技服务业上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有世界一流的比赛场馆,世界名列前茅的网络速度以及相对较为宽鬆的管理政策。”杨全盛自豪地说道。如同承办一流的体育赛事,香港承办电竞比赛已不是什麼新鲜的事,例如二○一六年在亚洲国际博览馆举办的《英雄联盟》LMS总决赛,就吸引了超过三千名观众。而就在二○一七年八月,香港第二十届动漫嘉年华在红磡的香港体育馆成功举办了“香港电竞音乐节”,这推动了今年“香港电竞嘉年华”的举办。

  就遊戏市场而言,香港本土缺乏足够庞大的市场(据城市大学的一项调查,香港本地的遊戏经常性玩家约为三十万人)。因此香港本土的遊戏开发商仍把目光瞄準了香港以外的市场。比如《神魔之塔》,主要的市场还是在内地和东南亚。值得一提的是,开放性的市场,一直是香港发展电子遊戏的优点。一些在内地不能申请收费牌照的遊戏,在香港便没有这些限制,例如当下风靡全球的《绝地求生》。

  虽然香港目前在电竞发展上有一定的成就,但一些因素仍然阻碍了电子竞技乃至整个香港遊戏产业的发展。毕竟香港电竞发展总体起步相对较晚,政府对於电竞的关注也是近两年才开始,在管理电子娱乐相关的法律方面,还未有进一步的调整。

  杨全盛直言不讳地指出,现有的《遊戏机中心管理条例》已经非常过时,传统的遊戏机中心大多已经销声匿迹,而旧有的条例未能很好地区分“遊戏”与“电子竞技”的概念,实际操作起来便困难重重。例如一些电子竞技场馆未能纳入《遊戏机中心管理条例》的管理範围,其负责人便很容易成为“无牌经营者”。这一政策导致香港现在没有一个合法的、正式的电子竞技场馆。

  籲投资促发展

  作为电子竞技从业者,杨全盛认为,香港不仅需要有举办世界一流比赛的能力,而且还需要有高水平的电子竞技联赛,“一个良好的电子竞技联赛代表着一个地区良好的电竞生态环境。”他希望有更多的投资者关注本地联赛的发展,这样才能吸引和发掘更多的本地优秀的电竞选手。而在政府施政层面,杨全盛希望政府不仅要尽快落实关於专业电竞场馆牌照发放的政策,更要尽快完善电子竞技相关的法律。更重要的是,香港政府应该尽快将“电子竞技”纳入正式的体育项目。他坦言“在内地,电子竞技运动早在二○○三年已被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列为第九十九个正式体育运动项目,而香港始终未能承认电子竞技的体育性。因此在申请活动场馆时,组织者无法适用政府关於体育场地的申请优惠政策。”杨全盛亦希望香港电子竞技行业能够进一步专业化、职业化,他希望电子竞技行业能够给更多年轻人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对电子竞技的认可。

  根据罗兵咸永道的报告,香港本年度电子遊戏的收入约为八点三亿美元,预期到二○二一年收入超过十亿美元。电子娱乐行业带来的巨大收入使得香港政府以及一些知名人士开始对电子竞技产生更多的关注。在去年九月,霍启刚当选亚洲电子体育联合会主席,而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本年初发表的二○一八至二○一九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就承诺会向数码港拨款一亿港元推动电子竞技发展,香港电子竞技展现出来的潜力会否使得香港在这个新兴行业中再次引领潮流,令人期待。

(完)

  下期“3C科技”将於12月25日刊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