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驰聘 > 正文

海归还乡续写苹果产业链

2019-04-22 15:45:22大公网 作者:顾大鹏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010年,获得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国际园艺和澳洲麦考瑞大学工商管理双学士学位的杨振宇归国还乡,他说是因为“嘴馋,想吃老家的苹果”,这个乍听有点荒唐的理由,从河北富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振宇嘴里说出来却又不象是戏言。他进一步述说他的理想“就是想当个现代农民,‘天天有苹果吃’,把父辈创建的苹果产业链接续下去”。

河北富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振宇(顾大鹏摄)

河北富岗食品有限公司专卖店(顾大鹏摄)

杨振宇最喜欢的水果是苹果,那是儿时培养起来的味蕾。扬振宇的父亲是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那时,他还是个孩子,天不亮父亲就背着他上山和村民一起栽苹果树,天黑了才回家,他心里有点烦,问父亲:“为什么不早点回家?”杨双牛回答说:“为了让你天天有苹果吃”。

杨振宇的父亲杨双牛退伍回乡,创办了一家贸易公司,是岗底村第一个年收入过万元(人民币,下同)的家庭。1984年,乡里推荐他回村当村官,选举两次才过半。杨双牛很要强,为证实自己的能力,带领村民拦河筑堤造田,封山育林种苹果,经过12年的努力,岗底村成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创建了千亩苹果园,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当时小康标准 8000元的一倍。

背负期待回到苹果园

1996年闹洪灾,大洪水击跨了千米防洪大堤,冲毁了新造的200亩耕地和3500亩果园。那时杨振宇14岁,妈妈陪着他在邢台市读中学,妈妈对灾区的父亲不放心,带着杨振宇回家看看。

河北富岗食品有限公司育苗基地实验室(顾大鹏摄)

杨振宇记忆中,那是唯一一个不能“天天有苹果吃”的秋天,当时家里来了两个教授,一个是中国农业大学的胡小明,一个是河北农业大学的李保国。两位教授都劝他将来学农,“接父亲的班”。灾后重建的日子,杨振宇如愿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后来又获得荷兰瓦格宁根大学国际园艺和澳洲麦考瑞大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他背负着父辈的期待回到苹果园。

杨振宇初到国外留学的时候,父亲带领村民重建家园,探索出“水土保持林戴帽、耐旱经济林拦腰、高效水果住坡脚”的生态经济模式。在岗底河矗立起一道防洪大堤,专家带领村民一起到日本长野县果树研究所学技术,万亩荒山重新规划成现代园艺苹果园。

杨振宇有点愧疚地说:“乡村创业的时候我还小,重建的时候我在国外留学”,他曾想中止留学回村与父辈一起重建家园,父亲安慰他安心读书,杨振宇明白父亲的用心。2010年,当一半中国留学生忙于绿卡申报时,他给北京机场等候的妈妈发短信:“已登上回国航班”。

父子争论浮出水面

直到出任河北省富岗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振宇在父辈面前仍然冠有谦卑和顺的好名声。杨双牛经过几十年打拼,建立起自己的江湖地位,也在儿子面前保持着神圣威严。三年前,公司建立起万吨鲜果贮藏库,实现了365天天天有鲜果吃。这时,杨振宇向父亲建言,建立NFC果汁生产线。杨双牛说:“天天能有鲜果吃,何必再冒投资2000万元的市场风险?”

河北富岗食品有限公司苹果示范园(顾大鹏摄)

与其说父亲抢了风头,不如说是成全了儿子的梦想。杨振宇觉得此事无望时,杨双牛却争取到1000万元河北农业产业专项资金,促成中国农大与富岗食品公司的一次战略合作,使日消耗原果7000公斤的NFC果汁饮料生产线在富岗村落地投产。

今年65岁的退伍兵杨双牛,战斗激情不减当年。1996年灾后重建时,他向河神低头让出30米宽的河道,除此之外,这个头顶“全国劳模”等多重光环的村官,没有向困难低过头。他希望儿子超越自己,一直期待着儿子的挑战。

几年前,富岗食品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完成村企分离,父亲以惯性思维仍然握有企业的话语权。不论市场如何,他希望苹果收购价格,年年有增无减。2018年秋天,杨双牛提议特级果收购价,65元每箱再加15元,仅此一项增加企业成本40余万元。儿子站在股东立场第一次提出反对意见,父亲站在农民立场算账:“40万能撬动农民增收400万”,父子争论浮出水面。

让农民一步步走出思想藩篱

起初,杨振宇留学归来,进入富岗食品有限公司当实习生。这个由父亲杨双牛亲手创办的企业,户户有股权,人人是股东。不过,杨双牛乌托邦式的企业理想,在市场经济中不断受到挑战。按当初的公司章程,1万元以上的项目,要经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即便过了三分之二,反对意见仍然不能消停,以至于影响了项目的实施和集体的凝聚力。

杨双牛问儿子怎么办?杨振宇说:“引进大股东和战略投资者,搭建企业服务平台,一头对接市场,一头对接果农,企业专心做品牌和渠道,农民专心做产品”。

企业注册了“富岗”“岗底”等30多个原产地水果保护商标,企业经营主打“富岗”,果农自营主打“岗底”。每一枚苹果都有一个二维码,扫码可以追溯苹果生产全流程。品牌效应很快让果农跨了界,邻村水果通过亲戚混用“岗底”包装,果农卖了人情,给企业品牌却埋下隐患。

果农希望公司出高价统购,却并不愿意接受公司农资的统一供给,农民省了一点小钱,却给企业的生态链和质量保证系统戳了个窟窿。

杨振宇问父亲怎么办?杨双牛不想用行政手段干预。他建议企业通过质量追溯体系,倒逼农民信守质量承诺。“公司+基地+农民”模式,让农民一步步走出思想藩篱。

责任编辑:张昕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