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驰聘 > 正文

风雨无阻/大连有轨电车 穿越世纪

2021-05-05 04:23:2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1909年9月25日,中国东北第一辆有轨电车从大连街头缓缓驶过,它的轨迹几乎与大连的发展历史相重合。历经百年,有轨电车依然风雨无阻地运行的,在中国仅剩香港和大连两地。时至今日,穿梭在大连街头的201路有轨电车,依然保留了十余辆1930年代研製、经过翻新改造的老式电车。全车木质件造型和铜质前大灯基本还原了老电车的古樸风貌,成为这座城市一道穿越世纪沧桑的移动风景线。\大公报记者 宋伟(文、图)

  1899年,大连开埠建市。赢得日俄战争的日本人为了巩固其在“南满”的统治,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大规模实施了城市“电气铁道”筹建计劃。就在这一年,由德国西门子公司修建的中国内地最早的有轨电车在北京出现,连接郊区的马家堡火车站与永定门。

  十年后的1909年,当第一辆有轨电车缓缓驶过大连街头,有轨电车便成了大连人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继第一条全长2.45公里的线路后,在长达30年的时间裏,大连相继开通了10条有轨电车线路,总长约32.7公里,车辆百余台,形成了完整的有轨电车线网。

  白牌红牌 屈辱历史难忘怀

  在老一辈大连人的记忆裏,电车有白牌车和红牌车之分。白牌车乾淨、舒适,乘客多数是日本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中国劳工不允许上这样的“好车”,他们只能乘坐挂红牌的破车。

  曾经,老大连人把日本人带来的这个新奇的庞然大物叫做“美国大木笼子”,因为第一批行驶在大连街头的37辆电车,车身为木结构,由美国製造。但实际上,它的底盘是英国造,电气部分则是德国造。这种由三个国家的技术拼凑起来的电车,被日本人应用在他们的殖民统治中。

  1945年,大连街头的高音喇叭裏传出日本人的哭声: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随着日本人的离去,大连的有轨电车遭到瘫痪性摧毁:运营线路只剩下3条,百余台车辆仅有38台还可勉强使用。但战败的日本人没有想到,由他们带来的有轨电车早已与大连人结下深厚情缘,残暴的破坏非但没能割断这股情脉,反而燃起了更加炽烈的重建热情。在之后的30年岁月裏,大连电车迎来了发展史上的巅峰期。

  百废待兴 白手起家造新车

  上世纪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殖民当局在大连筹建了有轨电车,但后来由於太平洋战争爆发导致日本钢铁进口数量大跌,电车的供应材料日渐紧缺。大连电车中的一些老旧车辆缺乏维修养护,愈发不堪重负,相继停运。

  1945年8月大连解放后,原来在大连电车工厂裏的日本技术人员陆续回国,大连市人民政府随即接管了大连都市交通株式会社,接收了38辆勉强能够上路的电车和很多“病入膏肓”急需尽快修复的日产电车。加紧修复有轨电车、恢复运营,成为当时大连市交通公司的首要工作。

  白手起家、製造新车,这对当时电车工厂的全体职工来说就是一场新战鬥的开始。工人们用他们的双手一点点凿型来製作配件。有的配件更是从未加工过,也不知道原料的配方,而今自己加工难度很大。

  为了弄清原材料的成分,电车工厂的工人们查资料,搞实验,甚至不顾危险用“亲口尝一尝”的方法来分析材料的成分。就这样反反覆覆,几经周折,电车工厂的职工群策群力,历时近一年,终於成功製造出了新中国第一台流线型有轨电车。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连有轨电车最多时建有11条线路,总长48.9公里,车辆144台,职工5000余人,日均客运量逾45万人次。有轨电车已经成为当时市民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关照历史 电车走进新时代

  到了1970年代,曾经称霸街头的有轨电车遭遇时代挑战。人口增长、汽车发展、城市交通压力增大,一向稳重的有轨电车因为没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被众人挑起了毛病:速度慢、佔道多、噪音大……在“有轨不如无轨,电车不如汽车”思潮的影响下,很多城市纷纷取消有轨电车系统。

  1977年,急迫希望建设更新更美城市的大连,最终还是保留了3条有轨电车线路。这3条线路首尾相连,从东至西贯穿了整个市中心。在大连工业遗产调查组负责人、大连博物馆馆长姜晔看来,这是一个智慧的决策,也是一份对於历史的关照。

  2006年6月至次年底,大连市对201、203路有轨电车进行轨线改造,两线合併,更换部分新型电车的同时,保留了16台1935年至1938年由日本研製、经过翻新改造的DL3000型电车。升级改造后的电车,古樸与现代相结合,基本还原了70年代老电车的古樸风貌,恢复了全车木质件造型和铜质前大灯。

  岁月变迁,如今有轨电车的周围早已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唯独电车依旧。姜晔说,有轨电车已不单单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城市多元文化和发展历史的载体。百余年来,有轨电车“咣噹咣噹”伴随这座城市进入梦乡;每天早上,又準时将全城唤醒,有轨电车已驶在了大连人的感情世界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