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娱乐 > 正文

港版101来袭,曾经的综艺节目风向标何以沦落?

2018-07-21 14:12:47大公网 作者:实习记者 徐瑜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这类造星节目近来深受大家的喜爱,尤其是最近成团的火箭少女,风头堪比当红小花。从《偶像练习生》出道的蔡徐坤也是大热的流量之一,粉丝超过1200万。
 
近日,香港也受到内地这股造星选秀风潮的影响,开办了一档男团选秀节目《全民造星》,节目的规则与《创造101》类似,都是由上百位选手参加,最终选出优秀的选手。
 
不过官方公布的部分选手个人照和宣传MV,却让不少网友大呼,“有一点点土味,还有一点点想看。颜值不及蔡徐坤范丞丞一半,至少像陈伟霆黄宗泽才行。”
 

 
《全民造星》宣传海报
 
香港小姐风靡一时却难逃落没
 
说到选秀节目,香港小姐才是选秀节目里面真正的鼻祖。在香港人的心目中,香港小姐代表了香港人的美丽。
 
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而兴盛于七八十年代的香港小姐大赛,曾让许多年轻女孩心向往之、魂牵梦绕。
 
钟楚红、张曼玉、袁咏仪、李嘉欣、蔡少芬等历代港姐证明,普通女孩飞上枝头变凤凰不是童话。10年前,香港小姐大赛开始走下坡路,昔日“万人空巷”的倾城盛事开始成为观众眼中的“鸡肋”。10年后,港姐为娱乐圈造血功能几乎为零,谁又能背出最近几届港姐冠军的姓名?
 
上世纪80,90年代,是香港娱乐业最风光的日子,香港小姐的选举为娱乐产业源源不断的输送新人,彼时港片的大花瓶角色有很大的比例来自于港姐。
 
 
历届港姐冠军
 
90年代中期之后,香港娱乐产业尤其是电影行业一落千丈,缺乏演技的港姐就此失去工作机会,港姐又重新定位选美。
 
在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于每一届港姐的名字已经越来越陌生,2001年港姐冠军杨思琦已算近十年来人们还算知道名字的港姐。在网络盛行的年代,不乏大量通过自我炒作成名的成功案例。像文咏珊和杨颖这样敢拍敢秀,参加各种摄影沙龙的女孩。还有靠低龄年纪和出位打扮吸引眼球,2009年号称香港“嫩模元年”,香港书展功不可没。
 
2005年,内地的《超级女声》红极一时,超女的成功也让香港人看到了娱乐民主化同样能让草根一夜成名,因此像《超级巨声》、《亚洲星光大道》、《残酷一叮》这样的选秀节目在香港风起云涌,让走正统选美路线的港姐竞选更加不受关注。年轻人拥有一个又一个成名的机会后,对于港姐的关注度下降变得自然而然。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港姐竞选走入了衰落期。这一时期,已经鲜有能让人惊艳的港姐出现。
 
如果非要从这一时期找出比较有影响力的女星,1997年季军佘诗曼、1999年冠军郭羡妮以及1999年季军胡杏儿算在屏幕上比较活跃的形象。然而这一时期整体水平已开始走下坡路,与鼎盛时期相比,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最近几年虽然选举香港小姐的收视率仍然十分可观,却鲜有大牌明星走出,上一个在TVB能独挡一面的港姐已是2004年的徐子珊了。香港小姐的落没已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一个老品牌,尽管港姐竞选已经变得如鸡肋一般,TVB还是每年都在坚持举办。然而从进入21世纪到现在,港姐比赛越来越难入观众法眼,每一年的港姐都会被观众犀利吐槽。
 
从2007年的冠军张嘉儿到2010年的冠军陈庭欣再到去年的冠军雷庄儿,网友用“没有最丑,只有更丑”来毫不留情地吐槽。
 
 
2017港姐冠军雷庄儿
 
内地选秀、造星节目在众多综艺节目中“C位”出道
 
在香港选秀文化盛行的时候,内地在这些方面却落后不少。但是自“超级女声”为中国内地娱乐事业提供一条成名途径后,选秀就成为这些年内地娱乐圈‘pick’新人的重要来源之一。
 
选秀节目在内地之所以能够迅速大火,是因为其能满足大众粉丝追着偶像脚步走的感觉,看着自己pick的偶像一步一步的成长,就仿佛自己是陪伴他的那个人,会产生共鸣的心理才会使更多的人去追寻这种满足感。
 
参与节目中的选手大多以青春美少女和花样美男的形式出现,造型时尚、青春,表演形式多样,音乐节奏强烈,舞蹈充满活力,对青少年有极强的吸引力。选秀节目所伴有的投票机制,让粉丝们突然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权利,也激发了他们前所未有的参与热情。他们可以直接、直观地左右他们偶像的命运。这对追星族来说,几乎是他们所能梦想得到的最大幸福。
 
投票给偶像的粉丝只拥有权利,无须承受相应的责任和后果。因此他们不必后悔,只需要尽情地挥洒情绪即可。他们唯一的担心就是自己偶像的票数不如人,因此,粉丝们竭尽全力拉票。
 
 
内地综艺节目《创造101》
 
香港综艺节目跑输内地,出现跟风举动
 
曾志伟主持的综艺节目《奖门人》,也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奖门人》很受欢迎,但是年复一年地不停推出不同系列《怕天动他们奖门人》、《宇宙无敌奖门人》其内容确是搬字过纸,还是那一些艺人,还是那一些游戏,还是那一些场景色,还是……来来去去却始终如一没有变化。
 
 
奖门人剧照
 
这几年香港的游戏类综艺节目比较少见,只是时不时的推出关于旅游、美食或者怀旧节目,《最重要的玩》、《Sunday漂亮话王》、《流行经典50多强》等,但其还是单一性节目,看不出创意所在。
 
不少观众近几年感觉到,在香港看综艺节目,选择性少得可怜。相反,内地的综艺节目这几年就做的生机勃勃,有创意、有资金、有明星坐阵等等,使人有追看的欲望。
 
内地综艺这几年投入大量资源制作,其中明星效应就吸引不少观众。他们作了多方面尝试,不只是局限在旅游、美食、歌唱等这一类型节目,而是拍摄多种类节目《花儿与少年》、《百变大咖秀》、《王牌对王牌》等。
 
除了这一些因素之外,实景拍摄也是重要一环,内地的许多综艺节目其实大部份都实景拍摄,务求拍出最好看的综艺节目,呈现在观众眼前。
 
另一个就是明星效应,现如今大家有几时看见过天王级﹑天后级的明星出现在香港综艺节目上?内地在这方面就非常重视,近年不时邀请许多大明星上综艺节目,有话题之余更有收视率。
 
现如今香港的许多重量级影帝、影后都纷纷“北上”,参与拍摄内地的综艺节目。林青霞在《我们来了》大玩游戏放笑弹﹑黎明在《非凡搭挡》挑战任务﹑刘嘉玲在《奔跑吧》玩游戏。
 
而香港综艺节目却鲜有问津,香港著名喜剧导演王晶在评价内地综艺节目的整体制作水平时说到,“目前内地综艺节目的水平基本已经超过台湾跟香港。”
 
内地选秀节目的火爆,也吸引了更多香港歌手的参与。但反观香港本土的选秀节目,却不见起色。
 
港版101并不是香港第一次跟风内地节目。香港曾经举办的《四个小生去旅行》、《Super扮嘢王》、《U20NewFaces选拔赛》等综艺节目都纷纷“撞脸”内地综艺。
 
有香港媒体人分析指出,“香港的音乐市场本来大有优势,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远远领先于内地,当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音乐制作人和歌手,但可惜的是他们没有好好把握机遇,在之后的十多年里,香港的音乐逐渐衰落。他觉得其实香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当时好好利用优势进取发展,比如像韩国那么小的国家却依然可以拥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力,将文化产业不断输出到外国。是香港人不够争气。”
责任编辑:莫英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