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娱乐 > 正文

贝托鲁奇戏说人生

2018-11-29 03:16: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贝托鲁奇(右)於1987年到北京拍摄《末代皇帝溥仪》

  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死讯传来,电影界在2018年又失一巨人。对於中国观众来说,他不仅是一位意大利导演,更是和中国电影有着深刻交流的友人。\行光

  说起来,意大利电影人可能是欧西电影界之中最关注中国,和中国互动最深的一群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来到中国拍下了纪录片《中国》(Chung Kuo, Cina),儘管电影以外充满了争议,但还是为当时的中国社会留下珍贵的影像记录。而十五年后,他的后辈贝托鲁奇则在北京故宫实景拍摄根据溥仪自传改编的《末代皇帝溥仪》(The Last Emperor),当年横扫奥斯卡金像奖,成就了导演个人电影事业的高峰。作为一个意大利人,为什麼会对中国的末代皇帝发生兴趣呢?

  热衷政治 借戏言志

  贝托鲁奇1976年的作品《1900》以一场私刑揭开电影序幕,二次大战快将结束,意大利法西斯倒台之际,一群愤怒的农民处死了地主夫妇,究竟什麼事让他们如此愤怒呢?电影没有马上交代,而是回到45年前的世纪之交,两个不同阶级的孩子出世,一起成长,成为好友,但二人慢慢被周围的环境和各自的社会地位,推向对立的两边。这是一部描述二十世纪初叶意大利政局变迁的电影,共产党与法西斯党的鬥争贯穿全片,到最后来一个大爆发,这也是导演十多年来处理政治题材的一次大爆发。

  生於1941年的贝托鲁奇,早在大学时代就成为其父执、名导柏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的助手,并在21岁完成了导演处女作《死神》(La Commare Secca)。相比起同为意共成员的柏索里尼,贝托鲁奇更多地在电影中宣示其政治理念,其成名作《革命之前》(Before the Revolution,1964)、《蜘蛛策略》(The Spider's Stratagem,1969)、《同流者》(The Conformist,1970),都以边缘小人物的视点来透视政治大舞台的变动,呈现其挣扎和软弱。然后来到《1900》的大爆发。有这样一个背景,他对於溥仪这个人的兴趣就不难理解。

  《末代皇帝溥仪》中的慈禧太后造型阴森可怕,扮演者卢燕(也在李翰祥《倾国倾城》等片中扮演过慈禧)说过,当时曾向导演抗议,得到的答案是这个造型是“三岁溥仪眼中的慈禧”,也就是说,造型夸张是用来刻画主角的心理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末代皇帝溥仪》也可视为贝托鲁奇一系列政治题材电影的东方变奏,因为溥仪虽为皇族,但同样是无力反抗大时代的小人物。而左倾的思想背景,也让他更能理解中国在上世纪的大变局。说起来,上世纪八十年代开拍《末代皇帝溥仪》之时,香港导演李翰祥曾和贝托鲁奇争夺溥仪自传的改编权。李翰祥在七八十年代拍过一系列的清宫电影,可算是对慈禧太后这个人物刻画最深的电影人,对於清宫掌故了解极深。但说到理解溥仪自我改造完成后写成的回忆录,他就未必及得上左翼的贝托鲁奇。而溥仪前半生扭曲的私密生活,其实也是贝托鲁奇电影一向探索的主题。

  乱世出格 争议不绝

  有趣的是,贝托鲁奇的政治题材电影固然重要,但他最有名的作品,可能还是《巴黎最后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1972)这部充满争议的电影,尤其是女主角在多年后指控导演临时加插剧本所无的情慾场面,而贝托鲁奇承认这指控,此事让他在逝世前这几年,成为了众矢之的。除了政治题材,心理分析理论也是贝托鲁奇热衷探索的主题。除了《巴》中失意中年作家与少女的性冒险外,他在《月亮》(La luna,1979)中还涉及乱伦禁忌,让他成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最令人侧目的导演之一。

  政治历史、性禁忌这些题材,需要某种社会氛围支撑,七十年代世界动荡不安,东西方电影界都不乏惊世骇俗的作品(如日本大岛渚的《感官世界》),但进入九十年代,冷战结束,世风也回归保守(或者衝击另一些禁忌),贝托鲁奇的创作也在《末代皇帝溥仪》之后走下坡。这个除了是因为他年龄渐长,锐气渐消之外,社会环境的变化,让他关心的主题难以引起共鸣,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