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娱乐 > 正文

专访于和伟丨追忆百年风骨 致敬觉醒年代

2021-04-07 04:24:13大公报 作者:张宝峰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电视剧《觉醒年代》 于和伟剧照

  建党百年,风云际会。日前,由央视推出的电视剧《觉醒年代》火爆荧屏。该片以回溯百年的历史视角、细腻入微的人物刻画、电影水准的质感体验,清晰勾勒出百年前的那段烽烟岁月,重现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时代骄子的形象与风骨。近日,大公报对剧中陈独秀的扮演者、著名演员于和伟进行了独家专访。透过他的演绎和理解,《觉醒年代》的创作幕后得以徐徐揭开。

  一九一五年初,日本早稻田大学校园内,翠色初染,怡人安然。两团中国留学生正为“倒袁”还是“挺袁”激烈争执。青年学生李大钊痛陈袁世凯签署二十一条的卖国行径,力主开启民智、推行共和。“如你所言,是个见识极高的青年。”听完李大钊的慷慨陈词,一个“叫花子”模样的人这样评论道,众人扭头,但见那人正在扒拉别人的剩饭剩菜,蓬头之下,双目炯炯,嘴角滋着一抹油星。他,就是陈独秀。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两位创始人之一,这般形象的陈独秀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鲜少出现,而陈李初会的镜头更让人心潮澎湃。从这一场景开始,《觉醒年代》拉开了百年前群英汇聚、报国图强的大幕。观众也看到了更多以往从未被表现过的历史细节。高达九点二的豆瓣评分,网络上热烈的评论交流,都印证着这是一部成功且出圈的“历史正剧”。

电视剧《觉醒年代》 于和伟剧照

  主旋律出圈贵在“真”

  《觉醒年代》讲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前跌宕波澜的故事,历史背景涉及袁世凯称帝、护国运动、张勳复辟、护法运动等一系列中国近代历史事件,将布尔什维克主义进入中国前的这段往事呈现在观众面前。故事主线从一九一五年《青年杂志》问世开始,以《新青年》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为中心,聚焦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与其他同类题材的表现手法不同,《觉醒年代》从揭露政治、经济範畴的“硬历史”,转向描述以文化精神为主的“软历史”。正像有评论说的那样,这种主要从思想、文化视角讲述建党前史的创作思路,是对当下知识强国、文化强国思想的贯彻,也在创作上为主旋律题材影视作品开辟了新路子。

  “宏大的叙事,细腻的表达,精緻的画面,都是这部剧作成功的原因。”谈到对《觉醒年代》的评价,于和伟认为,这部剧作不仅讲述了一段段精彩的历史故事,更全景式地展现了那个年代的整体风貌,特别是準确呈现了当时那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核。



电视剧《觉醒年代》 于和伟剧照

  三演陈独秀仍出“新”

  在“精神之觉醒 思想之启蒙”的主脉之下,《觉醒年代》自然而然地选择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的相知相识,再到因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的故事作为叙事主线。与此同时,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等革命青年对于真理的追逐,则构成了一条重要的辅线。

  在以往的影视作品中,对于中共两位主要缔造者“南陈北李”,讲述李大钊生平的剧作相对多一些,有《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等,对陈独秀的描写却不多。事实上,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陈独秀,绝对是急先锋式的人物,这一点恰恰是《觉醒年代》前期集中展现的地方,亦算是填补了一项空白。

  对於于和伟而言,其实这次并非他首次扮演陈独秀。此前,在电视剧《中国1921》中,于和伟曾扮演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一年间的陈独秀,其后在电影《建军大业》中,于和伟饰演了一九二七年的陈独秀。此番在《觉醒年代》,于和伟扮演的则是从一九一五年到一九二一年这七年间的陈独秀。时间跨度更大,人物层次丰富,成为于和伟这次出演陈独秀面临的全新挑战。

电视剧《觉醒年代》 于和伟剧照

  研读史料力求神似

  “从样貌上讲,我是有差别的,但塑造人物更重要的是神似。”于和伟表示,通过阅读大量史料,自己对陈独秀逐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他身上有一种旷达之气。具体说,他既武断,也坚定;既狂狷,也赤诚。我觉得,抓住这些特点之后,陈独秀的形象就可以出来了。”

  在于和伟眼中,百年前的时代骄子们,都共享一种赤诚,都心怀一种担当。而陈独秀,无论在个性上,还是从人格上,都堪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卓越代表。

  作为一部献礼之作,《觉醒年代》不仅用精良的制作感染着观众,同时也深深地打动着剧中的演员。“正因为要塑造好这个角色,我才有了这样一个契机去静心地研读民国社会历史风貌的书籍,包括陈独秀的传记,包括其他大儒的笔记,做足功课让我真正走进了这些文化先驱的精神世界之中。”于和伟说,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在国运危殆的关口,我看到了,他们是怎样昂然地挺立在那里,怎样抗争在救国救民的征程上。可以说,这个角色深深地教育了我。

  如今,坐在电视机前,以观众的身份观看这部剧作,最令于和伟动容的,依然是陈独秀的那句台词:“我爱这个国家,我要为这个国家去做点什么……”



电视剧《觉醒年代》 于和伟剧照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