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李慧诗(左一)和马咏茹(左二)代表港队领奖 大公报特派记者张锐摄
中国香港单车队昨午历史性取得亚运场地女子团体争先赛奖牌。在“牛下女车神”李慧诗首度於团体赛亮相下,夥拍师妹21岁的马咏茹在资格赛以总成绩第2名晋级决赛,决赛之战港队改以20岁的李燕燕联手马咏茹应战,港队虽以35秒024不敌中国队的锺天使及林俊红,但仍摘得银牌,写下历史新一页。/大公报特派记者 张锐
“牛下女车神”李慧诗在出战个人项目前,昨天首度在女子团体争先赛资格赛领军出战,资格赛共8队参加,并以时间决定名次,首两名衝线的队伍争金,第3、4名的队伍争铜。港队以李慧诗与马咏茹在资格赛出战,马咏茹在首圈踩完后,港队以19秒504稍稍落后同时出赛的韩国队,之后李慧诗在后半程发力,结果顺利以33秒484压过韩国队衝线,总成绩亦仅於中国名将锺天使及林俊红之后,以第2名杀入决赛坐银望金。
大师姐助晋决赛坐银望金
港队在决赛收起李慧诗,明显让李慧诗留力参加今天的凯琳赛全力卫冕冠军,并改以李燕燕夥拍马咏茹上阵,特别让两位师妹取得宝贵的大赛决赛经验。这两名年轻女将,面对超班组合锺天使及林俊红,仍然发挥出应有水準,结果以35秒024衝线,不敌33秒118衝线的中国队取得银牌。这是香港单车队历来首度於女子场地赛团体项目获得奖牌。
“大师姐”、31岁的李慧诗赛后表示,能取得个人首面团体争先赛奖牌很高兴和感动,这是自己在今届亚运的首面奖牌,她亦希望这面奖牌可以为自己带来好开始和带来幸运,令自己在之后的比赛更顺利。
她表示,争取团体奖牌的感觉比争取个人项目奖牌更紧张,她感觉与马咏茹即使在比赛没有太多说话交流,也能产生出默契。她又大讚马咏茹平时在训练表现也很稳定,她亦为李燕燕尽心準备感到鼓舞,她们两人都在比赛中发挥出水準。
马咏茹赛后表示,能取得奖牌感觉难以置信,因为自己没有想过可以压过韩国杀入决赛,因为赛前準备也不算特别好。她坦言在前天晚上才获教练通知要在预赛中比赛,能够有昨天这样的好表现已相当满意,也感谢李慧诗一直对她们的帮助。
沈金康讚马咏茹进步神速
港队总教练沈金康表示,决赛换上李燕燕是因为团队仍未解决到第一棒的问题,况且港队实力始终不及国家队,如此一来他更希望让一个年轻运动员在决赛中吸收比赛经验,同时取得奖牌,这样也可以让李慧诗及时调整状态出战今天的凯琳赛,他认为李慧诗目前状态大勇。沈金康又大讚马咏茹在比赛中很努力及表现出色,他甚至认为这面银牌是她进步神速的证明,因为李慧诗再快也需要马咏茹的配合。
根据赛马会优秀运动员奖励计劃及恒基精英运动员嘉许计劃,这支队伍的三位选手会合共获得四十万港元的奖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