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体育 > 正文

全国中医院校武林高手广州“打擂台” 角逐逾20项武术项目

2018-11-20 14:50:26大公网 作者:方俊明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海中医药大学的选手们表演传统功法“八段锦”。(方俊明摄)

既有长拳、南拳、太极拳、刀术、剑术等武术项目,也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保健功法……全国中医药院校第十四届“广药白云山杯”传统保健体育运动会(简称“传运会”)20日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正式开赛,这也是“传运会”首次在广东举办。相比于拳击等西方格斗术,传统武术的竞技性近年来备受关注,广东省学生武术协会秘书长李兆伟回应说,“传统武术能不能打”在于训练方式,目前国家筹划全面推行“段位制”,让武术进入校园。 

作为面向全国中医药院校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体育赛事,“传运会”举办33年以来首次来到广东,今年吸引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全国25所院校的308名运动员参赛。记者现场了解到,竞赛项目几乎涵盖了中国大多数的传统保健、武术项目。其中,传统保健项目包括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七星功、自编徒手保健功法、自编器械保健功法等,还有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剑和初级长拳第三路等集体项目。 

传统保健功法更注重“内外兼修” 

“普通运动讲求的是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而传统保健项目不仅注重身体的锻炼,还注重身心的修养,要做到内外兼修。”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学生武术协会秘书长李兆伟分析说:“传统保健项目是从身体的运动到心里的运动,从而做到对意识的自我控制。” 

至于武术项目,又分为长拳、南拳、太极拳等拳术比赛,刀术、剑术、枪术、棍术、太极剑、南刀(女)、南棍(男)器械比拼。而无难度评判项目包括其它拳术如形意、八卦、八极拳,通臂、劈挂、翻子拳,地趟、象形拳,查、花、炮、洪、少林等拳,还有传统器械,太极拳、械类,对练等。 

“这些传统武术可谓‘五花八门’,但近年来其竞技性受到质疑。”现场有观众坦言,如今很多传统武术变成了如养生操一般的保健项目,被部分人质疑为“不具备实战性”乃至“不堪一击”。 

浙江中医药大学选手们表演传统功法“七星功”。(方俊明摄)

传统武术“能不能打”在于训练方式 

对此,李兆伟表示,传统武术到底能不能打,应该说是训练方式的问题。搏击和散打在训练时经常会出现对抗这样的方式,而传统武术更多是个人的训练,没有对抗方面的练习。他强调:“传统武术不是不能打,而是现在它的学习者目的变了,主要以强身健体和传承为主,不再注重对抗这方面。所以说没有武术行与不行这一说,只有对抗与不对抗,我们只是不再需要用武术去打架了。” 

李兆伟称:“传统武术是有养生性的,在如今中国部分人40岁左右就开始采用传统武术修心养身,这是它的项目特点决定的。一些对抗性比较激烈的项目和运动强度比较高的项目,对于体质较差和上了年纪的群体来说,并没有那么合适。” 

“传统武术由于运动伤害小,又能得到有效锻炼,所以能在生活中得到群众的认可,这是它的优点。”李兆伟说:“学习武术是传承传统文化,也是对我们国家文化自信的表现”。据了解,近年来传统武术的保护也渐受重视,每年都会有各种各样全国性的武术比赛,而国家也将全面推行段位制工作,让武术进入校园。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