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足球外队赛在香港由来已久,全盛时期一年有十多场外队表演赛举行,但至近年会持续办赛的只余杰志,该队会长伍健接受大公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办外队赛的思维有别於办演唱会,赛事过后与外队的后续合作及过程中所学皆重要,该队亦已将外队赛列入每季的计劃之中。
后续合作好重要
本地球会办外队赛已有半个世纪历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更见兴盛,但近年这股热潮已经不再,毕竟办赛成本日增,球会蒙受损失的风险亦增加。“办外队赛赚到的钱不多,甚至可能会蚀,但不是单纯以经济角度衡量,不能当是一个演唱会去做。”伍健说。办外队赛能予支持者一个多元化的球会形象,他说:“这几天与曼城人士交流,都对我在青训方面的思维有所启发。”
上世纪90年代以投资者身份回归香港球圈不久,伍健曾与东方合作办外队赛,他形容往时办赛是“经纪带球队来”、“球队愿意承办就搞”,如今的办赛思维却已不同,他说:“比赛过后,会有怎样的后续发展,比如我们跟巴塞隆拿、曼城往后会有的合作,这对球会好重要。”
他认为足运要发展,持续办外队赛是有需要,他说:“我们都在谈论‘香港2034’这概念,但香港进军2034年世界盃决赛周,不能靠一个口号便成事,届时的适龄球员现在就是幼稚园生、小学生,我们要思考如何助他们在足球路成长,若然世界级球会能培育出好球员,那是否代表箇中有我们可学习之处?”杰志每季计劃都包含了外队赛,但能否成事伍健只表示“视乎机缘”,他说:“这次曼城来港,我们便洽谈了两年,始终己队无法独力承担外队整个亚洲之行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