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体育 > 正文

亚运“遇见中秋” 共谱中式浪漫

2023-09-30 04:02: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9月29日晚,明月当空,一盏5米宽,3米高的巨型玉兔花灯在杭州亚运会选手村的“乐活市集”被点亮,与皎洁的月光相映成趣,犹如一幅美好的立体画卷。因亚运相聚杭州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们纷纷换上汉服、提起灯笼,在灯笼墙下拍照打卡,“穿越古今”猜起了灯谜,玩起了投壶、练起了空竹……在这个难忘的中秋夜晚,运动员们在脱下运动装的同时,也卸下备战的紧张情绪,于村内共赴一场别具特色的“中式浪漫”。\大公报记者 俞 昼(文、图)

  “亲爱的运动员们,晚上好!Welcome to Hangzhou!”在中国传统民乐的背景声中,两位主持人以中英文双语的方式,宣布昨晚的重头戏──“遇见中秋”专场演出开始。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们闻声而来,或举起雨伞,或身着雨衣,“啪啪啪”地鼓起掌来。虽然天公不作美,原定于7点30分开场的晚会因大雨延迟了半个多小时,但提前得知演出消息的运动员们依然选择了等待。“能那么近距离地观赏中国国粹,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

  “Wow……”当“嫦娥”踩着婀娜的步伐奔月而来,现场响起惊呼声,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运动员连伞都不打了,冲到前方拍起视频来。“我要发给家人朋友看,这里的中秋夜太美了!”Zukhra Irnazarova笑着告诉记者,杭州是她的幸运地,因为她在昨天的亚运会女子10米移动靶个人赛中取得了金牌。“来中国前,我不知道‘中秋’这个节日,因此今晚看到那个巨大的玉兔花灯时,还吓了一跳,拍了很多照片。”

  外国运动员学弹古筝

  或许是因为刚刚夺得金牌,年仅18岁的Zukhra Irnazarova显得十分兴奋,还举手报名参加现场“学弹古筝”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她用射击之手拨动琴弦,经典的《沧海一声笑》乐曲声在她的手下流淌,竟也有几分神似。“你很有天赋!”古筝老师为Zukhra Irnazarova的表现竖起了大拇指,还送给她一个手工制作的月兔灯。“可惜现场教学时间有限,不然我还能多学几段,太有意思了。”

  在随后的时间里,精彩的杂技《蹬鼓》与魔术《张灯结彩》轮番上演,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魔幻奇观,将晚会一次次推向高潮。“Interesting”“Sejuk”“Napakaganda nito”……演员们的精彩演出,不时赢得一旁“村民”的阵阵欢呼和叫好声。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尽管说着不同语言,但从他们脸上兴奋的笑容里,分明可以感受到此刻是惬意的、享受的。

  “我们希望通过亚运村的舞台,结合中国传统元素,为运动员们奉上一台精致简约却又充满特色的中秋晚会。”“遇见中秋”专场演出的出品方、杭州演艺集团总经理张运智告诉大公报记者,昨晚的演出围绕着“月亮”进行,近百位演职人员为了展现中秋之美,铆足劲儿练习了一个多月。“最后的结束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是很多亚洲运动员都耳熟能详的乐曲,我们希望借此来引发全场观众的共鸣,一起表达他们对亲人、朋友最质朴的情感、最深厚的祝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