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香港社区推行“课余托管服务” 供不应求亟待解决

2018-08-03 09:08:57大公网 作者:梁秉坚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课馀讬管服务包括重温在学校课堂汲取的知识,亦有功课辅导、教育生活技能等

近日,笔者上班途中目睹一宗管教子女事件:港铁九龙塘站人来人往,有一对父女正与我同步乘搭扶手电梯,西装笔挺的爸爸背着背包,一手拿着幼稚园的环保袋,穿着校服的女儿估计读K2。扶手电梯到出口一层时,小女孩突然拿起八达通,向电梯旁给视障人士用的导航指示柱,模仿出闸的“嘟”了一下。那男士就“拍”小女孩后脑两下并责骂一顿,小朋友显得一脸无辜。看来,那男士送女儿上学后,还要赶返工。

笔者从事新来港人士服务,经常接触不同家长,明白各式各样的子女管教方法有不同原因。笔者认为那小朋友的行为是出于好奇心,亦有机会是她根本不认识到其手上的八达通真正功能,误以为“拍一拍”便会发出声响。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心里或会认为其子女行为会令路人看到后感到奇怪,又会令家长感到尴尬,故立即便会产生了负面情绪。笔者认为家长在任何场合,都不应以又打又骂的方式去管教子女,否则子女的成长便会存在着这种方式去解决问题。

又到八月,代表暑假过了三分一,笔者向教育界友人问及为何仍有小朋友需上学?原来有部分小朋友应该是全日班的学生。虽然暑假开始,但有部分教育机构会为学生提供课堂。现时香港家庭结构是一家三口或四口,爸爸妈妈外出工作,并聘请一名外佣协助家务及管教子女。若非如此,小朋友便要全日制学校或是参加课馀讬管服务,等待家长下班后大约晚上七至八时才能接回小朋友。这样的方式不但可让父母全情投入工作,而子女更可在社福机构或教育机构获照料而成长。

课馀讬管服务,原意帮助双职家长安心工作,而孩童亦可有充实的学习时间及安全受保障。

邻里照顾幼儿 推广互助精神

根据资料显示,现时在社区上推行的“课馀讬管服务”,由非政府机构以“自负盈亏”及“收费模式”为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提供支援服务,让那些因父母工作、寻找工作、参加再培训课程/就业实习训练或其他原因未能在课馀时间获得照顾的儿童,得到适切的照顾。

课馀讬管服务包括功课辅导、家长辅导及教育、技能学习和社交活动等。但是,现时全港提供的课馀讬管中心有157间,提供约5800个课馀讬管服务名额,而大部分课馀讬管中心位于公共屋邨。同时,社会福利署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提供“课馀讬管收费减免计划”减免儿童的课馀讬管服务费用,帮助低收入家庭的父母外出工作,加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社会福利署提供超过1800个豁免全费名额给予有需要的家庭,合资格的家庭可申请获得全数或半数津助课馀讬管费用。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三至五岁儿童的父母,他们都具有能力在劳动市场工作,只欠缺一些服务提供协助他们照顾年幼的儿童,让他们能够全职工作。现时的政策下,由部分幼儿中心和幼稚园暨幼儿中心提供全日、半日或每节两小时的暂讬幼儿照顾服务,以协助需要处理突发事情或其他事宜的家长,但能够提供津助幼儿中心已全部满额,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除此之外,社署其他提供的服务有互助幼儿中心及邻里支援幼儿照顾计划,为推广社区居民发挥邻里互助精神,以协助解决幼儿照顾需要,并由非牟利团体最多为14名幼儿提供照顾,以解燃眉之急。

非政府机构营办 减社福压力

根据以上的数字,课馀讬管服务推行以来服务还是供应不足,还有很多在职的父母有需要课馀讬管服务的诉求,以协助他们解决照顾儿童的需要。笔者认为政府应重新审慎处理课馀讬管服务,尤其可加强提供服务的非政府机构营办。当局可研究相应方案,由社会福利署邀请地区慈善团体营办课馀讬管服务,甚至是与学校合作,善用社区空间,以增加提供服务名额,一方面令更多有需要市民受惠,另一方面可释放更多妇女及照顾者进入职场,减缓政府在社福的压力,达至三赢的局面。

责任编辑:张韦韦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