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理科出身的李兆良热爱中国历史文化,以科学角度展开对《坤舆万国全图》的研究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利玛窦为中国带来世界地图。”是自十五世纪以来,全世界都坚信不移的说法。然而,美洲郑和学会会长李兆良凭着深厚的科研背景,在机缘巧合下,展开对《坤舆万国全图》的研究,从科学角度揭开了600多年前中西交通史的秘密,证明《坤舆万国全图》为明代中国的作品,而非由欧洲传入,这个发现震惊整个世界地理史学界。今年八月份,李兆良在北京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举办的报告会上提出这新见解,在场的两位院士,地图学专家,历史学者,包括在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介绍《坤舆万国全图》的高俊院士,都认为证据合理,还原更正世界历史指日可待。/大公报记者 郭咏遥(文)受访者供图
以科学推理出千处疑点
李兆良谦称自己不是历史学出身,到了63岁才习史。2006年在美洲东部出土的明代宣德金牌,引起了他的怀疑,并因此展开了对《坤舆万国全图》的研究。在查证当中,李兆良以科学推理手法,发现大量不能为人接受的错漏。李兆良提出科学治史的概念:历史必须是真实发生过的事,真相不会违反推理。他说:“不合理的阐释,就不是真相。真相是最有耐性的,最不饶人的,但终於会出现。有些人一直对中国人有‘偏见’,认为美洲是欧洲人发现的,纵有不合理的地方,亦会倾向接受,这种态度是不科学的。”
“我不是历史学出身,没有包袱、成见,从零开始。”李兆良抱着求真精神,在过去十年来比较了近千幅中国与西方绘製的地图,以及西方十六世纪以来多种欧洲文字的原文献,发现《坤舆万国全图》若以西方的绘图标準来看有近千处疑点。“其实只要用心观察便能发现,其中包括方位问题;西方绘製的地图以方位命名海洋,以中国的绘图标準来看,东西南北都是错的,但《坤舆万国全图》方位全对。利玛窦在中国不可能抄西方的错误而绘製出正确的《坤舆万国全图》,只能是西方抄中国人测绘的原图,越抄越错。”李兆良直言,以前说利玛窦为了讨好中国人,把中国放在地图中央,其实是掩饰西方的错误。
比对时地证非利玛窦传入
李兆良发现另一关键错漏:“不少人会误解《坤舆万国全图》是於万曆期间,利玛窦送给中国的。然而,《坤舆万国全图》中的地名,历史描述却是切合明代永乐至宣德期间,郑和下西洋时代,比万曆早近200年。大家试想想,生於文艺复兴时期的传教士利玛窦,怎会不在地图上标志教皇领地,更没有提及托斯卡纳和佛罗伦斯这两个文艺复兴的重要地名呢?另外,地图上所显示的欧洲,是利玛窦在世前1000年的欧洲;而地图上所显示的美洲则是利玛窦死后200年欧洲人才知道的美洲,根本不可能。能测绘世界地图,必须环球航行,《坤舆万国全图》是文献,也是文物,确证最早航行到西半球,测绘第一张比较準确详细的世界地图是郑和时代的中国人。”
香港年轻人对自己国家的文化、历史都不甚了解,引致对中国的感情变得薄弱,总是认为“外国的月亮特别圆”。李兆良表示,期望藉着这次发现,让本港年轻人知道中国科学曾经引起世界巨变。明朝的中国,以郑和为首的大航海,不止环球航行,更测绘了全世界。香港教育界需要重视还原更正世界史,重建国人的自尊与自信。
“西方讲‘国际’,以利益分界,以暴力解决纷争;中国讲‘天下’、‘各顺天命,共享太平之福’,‘不以强凌弱,不以众欺寡’,值得欣赏和学习。我认为长远来说,中国的理念比较适合全世界可持续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