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宣道会宣基中学校长 潘淑娴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10月10日公布了她任内的第二份施政报告。笔者参与了当日施政报告教育局局长与教育界的交流发布会,与会者均对这份施政报告誉多於毁,笔者认为理由至少有三:
早着先鞭
特首上任后即展开教育不同领域的检讨,深入研究八个教育範畴,不同专责小组的报告将陆续出台,然而特首已迅速回应建议。在中学部分,落实教师全面学位化与增设行政主任以减轻校长、教师工作量。虽说争取教师全面学位化不是新鲜事,然而能够不拘泥於中小学百分比,因时制宜,值得一讚。
兼顾全面
翻阅施政报告,笔者发现对不同的持份者均能照顾全面。家长方面,增加约三千万经常性拨款,藉以举办更多社区为本及校本的家长教育活动。教师方面,正如上文所述,缔造更健康及稳定的教育生态,落实教师学位化,且预留经常性拨款,理顺小学校长与副校长薪酬。学生方面,举凡阅读、学生学习中史、职业专才教育及照顾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均有涉猎。尤以特殊教育需要的着墨是回应了前线业界的诉求,且加大力度,提供多方面支援,包括提升部分SENCO至高级学位教师,重整津贴,且可转换至常额教师,有利稳定教师团队;另外,提升教育心理学家与学校的比例,加强校本言语治疗服务等,足见这份施政报告能兼顾学校的不同持份者,锐意改善教育质素。
拥抱全人
笔者观察到较少人提及这次教育範畴的新猷,“全方位学习津贴”,以全校二十四班计算,中学可获116万,这项恒常津贴适用於全方位学习,人文学科、STEM教育、体艺等。
总括而言,这份施政报告理想且踏实。当然,资源是投放了,也同时考验个别校长的专业领导能量。如何处理因全面学位化或许带来的内部差异、如何理顺及重整教师分工、如何运用创意善用各津贴,让津贴能成就有效的教育产出等,这都是值得校长深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