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反全球化运动早埋下伏线

2018-11-13 03:16: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学历史,不但可以认识过去,亦有助分析未来。彭慕兰、托皮克(Pomernz、Topik,黄中宪等译)的《贸易打造的世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是一部讲述全球化发展过程的史学书籍,并分析了全球贸易的发展如何创造了今天的世界。在书中最后一章,两位作者开始发现世界正在变化,一股反全球化运动的潮流,正在美国酝酿。

  美国一向主张应让资本和产品毫无阻碍地流动,且以政治手段推动这一体制的建立。美国在这方面的积极,向来非他国所能及。但如今,美国却有史上任何国家所未曾拥有的最高贸易赤字和政府预算赤字,这正在削弱美国追求全球新自由主义的热情。治安维持会会员,在美国政府默许下,自发巡逻南方国界,就是美国反向而为的鲜明例子,还有就是新兴的反华浪潮。

  欧洲虽打造了凌驾於国家之上的超级地区,对於全球化暧昧含糊的态度,相较於美国,只有过之而无不及。2005年,法国通过公民投票否决欧盟新宪法。投反对票者大部分表示他们反对不受规範的跨国资本主义。当今在富裕的欧盟国家中,有人大声疾呼取消欧盟,或至少要求放弃某些脆弱的经济体,如希腊、爱尔兰、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些国家中的抗议者认为,如果留在欧元区的代价是进一步的节衣缩食,那麼他们的国家就应该离开。

  全球化之所以在较富裕国家遭到排斥,有一部分源於外移的工作机会不再只限於製造业,资讯科技已使许多服务业可以外包,意味着有一技之长的中产阶级在服务业的工作不再是铁饭碗。服务、生产两领域愈来愈常见的外包安排,激起较富国从业人员的敌意,而这敌意激发出反国际主义的民族主义情绪。

  本书英文版於2013年出版,令人认识到全球当前的贸易格局,正在削弱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李伟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