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忽然牙痛,须看牙科急症,苦不堪言。与牙医閒谈,问他既无牙龈红肿,也没有表面蛀牙,何以如此疼痛。牙医自然又是“要注重口腔清洁、牙齿健康”之类的老生常谈。但是,他有一点说法却能引起我兴趣。他提及,人们关注牙齿健康的观念,原来仅仅是这几十年之间的事情。我们上一辈的人,其实并没有这种观念,那麼古人呢?
据说漱口的习惯古人还是有的,大清早起床,先用一瓢水去口气,也是自然不过的事。据唐代医书《外台秘要》所载,达官贵人漱口,或许会用上泡过杨柳枝的水,再咬咬柳枝或者别的什麼香木之类,就当清洁了。
佛教从汉朝传入中国,印度僧人们顺带把刷牙的习惯带入中国。佛教讲求戒律,在佛教典籍的戒律部分,例如《四分律》、《摩诃僧祇律》等,不少谈到关於刷牙的,刷牙本身也是戒律之一。中土著名的少林僧人百丈禅师,他所制定的《百丈清规》中,也曾规定出家人必须随身备有刷牙工具,以便遵守刷牙戒律。不过,这毕竟只是出家人的习惯,并未普及全民。
汉桓帝难忍宦官口臭
东汉《汉宫仪》曾经记载一则笑话:东汉桓帝身边有一个宦官名叫刁存,这刁存也不知是肠胃不好,还是牙齿发炎,反正就是口臭不堪,每天侍奉皇帝左右,弄得汉桓帝实在忍无可忍。有一天,桓帝赐给刁存一粒叫“鸡舌香”的藥物,叫刁存回家后含在口中。刁存大吃一惊,以为皇帝要给他毒藥赐他一死,於是回家与家人诀别。恰好家中有访客,客人看过“鸡舌香”后大笑不已,告诉刁存说:这是香口除臭之藥物,入口辛辣,皇帝不是要你死,而是嫌你太口臭!刁存方才惊恐尽消。这种“鸡舌香”,恐怕就是古人的香口胶吧。
到了宋朝,许多本来是汉唐达官贵人才能用的物品,逐渐得到普及。宋朝人大量的笔记都曾经记载各式刷牙用品,而且在开封、杭州之类的大都市,平常店舖也是琳琅满目,任人选购。苏东坡和沈括是北宋名人,不约而同地记载了自己尝试配製护牙藥品的配方。尤其是苏东坡,用浓茶护齿,防止蛀牙。不过,就算有护牙功效,估计老苏的牙齿应该被浓茶熏得挺黄的。
北宋末年的《香谱》一书,提及原来宋朝的牙膏(其实应该是牙粉)就有十几种,更具体记录了其中三种的配方,基本上都是用檀香、麝香、龙脑香之类藥材。虽然算不上很贵重的藥材,但也不是便宜的,估计宋人刷牙虽然比汉朝唐朝普及,但也不可能普及到像今天这样家家户户等閒使用的地步。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与朝鲜的来往愈来愈密切,朝鲜人用青盐漱口刷牙,到今天也是知名的。於是乎,高丽青盐就成为达官贵人的护牙新宠。记得以前还有一个韩国出品的青盐牙膏广告,我也曾经直接试过使用青盐刷牙,鹹中带点辛味,刷着刷着,差一点当成吃饭佐料给吞了!
不少人小时候都有过误吞牙膏的傻事,还是古人尚法自然,误吞青盐、鸡舌香总比误吞牙膏、香口胶要好。
调理牙痛之余,不妨读读古人牙齿保健小掌故,也是一种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