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匡智屯门晨辉学校去年12月获捐赠一部丹尼士三锋12米型号巴士\九巴供图
“下一站── 屯辉站”。退役双层九巴去年底进驻匡智屯门晨辉学校,令一众同学顿成“巴士迷”。校长源学森表示,同学见到巴士驻校十分雀跃,更激发学生的创意及学习兴趣,自发成立“巴士会”,至今已吸引全校约七成学生加入。校方将巴士上层改装成为休憩空间及阅读区外,近日更与理工大学合作设计模拟车长驾驶遊戏软件,让学生变身“小车长”,开着巴士玩转屯门。\大公报记者 刘家莉 文/图
匡智屯门晨辉学校为轻度智障儿童提供小一至中六教育的特殊学校。学校去年向九巴提交计劃书申请,同年12月获捐赠一部丹尼士三锋12米型号巴士,是首间将巴士引入校园的特殊学校。
源校长表示,当巴士驶进学校校园,吸引大批学生迎接,巴士驻校后同学们都踊跃发表意见,更自发成立“巴士会”,设计及装饰巴士等,巴士站名字“屯辉站”,也是由“巴士会”同学自己选出来,而巴士设有“1号”及“屯辉站”仿製路线牌,上层改装成为阅读区、休憩空间和棋艺玩乐区,同学们午饭后可在裏面听着音乐,舒服又开心地看书,亦可玩桌上遊戏轻鬆一下。
非华语生:我要当车长
近日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学生,为屯辉一班同学设计了模拟车长驾驶遊戏软件,於上层和下层分别设有模拟驾驶区,备有视屏、司机座椅、軚盘等,午间休息时同学都急不及待跳上驾驶位试当“小车长”,驾驶路线会途经轻铁站、屋邨,似足屯门。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三年级生谭向荣解释,模拟驾驶路线是参照九巴58M路线(行走屯门及葵芳站)道路真实景物编绘而成,遊戏亦会模拟巴士埋站、上落客,停车等候交通灯、遇到突发事件刹车等等,以考验“小车长”的路面常识、警觉性和应变力。
就读中三的非华语学生莫丹尼表示,“希望日后可以驾驶巴士,揾钱给屋企人。”他又称会努力学习中文,希望日后考取驾驶笔试。匡智屯门晨辉学校老师傅美璇表示,部分同学的感觉统合机能较弱,而透过模拟车长驾驶,可训练他们的专注力、手眼脚协调和沟通技巧,有同学以前较易衝动,现在会变得有耐性,并学会调节情绪,如明白要停车等候乘客上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