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黑龙江非遗传承人李春 携传统黑陶技艺走进校园

2019-01-08 10:04:15大公网 作者:吴千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剑桥学院黑陶技艺课堂上,李春边演示边为学生讲解制陶技艺。记者吴千摄

    “学校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平台,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亲手体验制作过程,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教育相融合,将会持续保持文化的生命力和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黑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春六年来坚守校园传承,将习艺30余年来继承的传统黑陶技艺遍播冰城,并携哈尔滨剑桥学院成立了传承基地和黑陶制作工作坊,冀望古老的黑陶艺术重现生机,在一代代年轻人手中继续绽放。
     
    “拉坯的时候,大家注意我运用了两个手法,一个是两只手相对往起提,还有一种是要根据坯子的薄厚用大拇指与内侧手边挤泥料边慢慢提。”李春在电动拉坯机上边讲解边示范着。在剑桥学院的黑陶技艺课堂上,数十名来自艺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正兴致勃勃地围着李春,认真地在笔记本上记下关键内容。
     
    “从我们共同设立传承基地并开课以来,学生们非常喜欢这门传统手工艺课程。”剑桥学院艺术学院院长董磊说,黑陶这一文化瑰宝区别于其他民间手工艺,具有很强的设计感,通体的黑色又极富现代感,我们设想把这种古典元素应用到现代家装设计等科目中,用现代艺术的形式和美感进行再次诠释。
     
    生于“黑陶之乡” 幼时迷上捏泥
     
    现年55岁的国家一级工艺美术雕刻师李春,出生于素有“中国黑陶之乡”美誉的黑龙江省绥化市绥稜县。“我出生的村子里就有好几个盆窑,差不多人人都会制陶。”李春说,小时候看人制陶,自己觉得有趣,就拿点泥巴跟着捏,不知不觉就入迷了。他切身体会到,孩童时期对文化和技艺的认识对一个人未来的爱好和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为了完成传承黑陶技艺的使命,自2012年起,李春便带着材料去各所学校“推销”自己。“当时全靠一己之力,一家家学校跑,吃过很多闭门羹,也一度灰心过,但我已经认识到让非遗走进校园对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意义十分重要,所以从没想过放弃,咬牙也要坚持下去!”
     
    过程繁成功难 “学到家”者寥寥
     
    “制作黑陶其实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工序多,每个环节要点繁杂,成功率还比较低。”李春说,这门手艺特需要韧劲,更要不断实践积累。通常而言,从开始学到成功完成作品至少要一年,他表示,有很多爱好者因有日常工作而难以一心扑在黑陶制作上,真正把手艺“学到家”的人几乎没有。
     
    “但是在学校不一样,学生在校四年,有足够多的时间培养兴趣和熟练掌握制陶技艺,同时社会负担小,可以循序渐进把基本功打牢。”李春设想,随着学生的毕业,不管他们未来是否会专门从事黑陶制作,这门手艺都将一直伴随他们,并影响他们身边的人。
     
    李春说,随着全社会对文化传承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相关部门和学校的支持,仅2018年上半学期,他就累计在哈尔滨市各大中小学校授课达90余次。“黑陶制作课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学校的支持力度也越来越大,我的信心也更足了,这条路一定会坚持走下去!”
     
    逾二十道工序 十窑方磨一“件”
     

    李春正在为陶器拉坯塑形。记者吴千摄

      “制陶是一个非常复杂又细致的过程,从原料至烧出成品,任何一道工序稍有疏忽,都会有引起缺陷甚至报废的可能。”李春说,往往一个不小心很多功夫就前功尽弃了。
       
      李春点着手指细数制陶工序:“先把选好的泥土按比例浇上一定量的水,在搅拌过程中不断调整泥和水的适合度,取出一定量的泥铺在阴凉的场地上光脚踩拌,让泥变得柔韧,还要把里面的小疙瘩踩碎或挑出,仅踩泥就要经过三大次共九小次横、纵、斜反覆踩踏,再像揉面一样揉泥,并分成大小不等的泥块备用。”
       
      “然后就是拉坯造型,成型后放在太阳下晾晒表层水分,再放置到无风处自然阴干,这个过程一般需要一到两周,有的作品泥坯较厚则需近一个月才能自然干透。再进行修型、打光、绘画或者雕刻,包括阴雕、阳雕、浮雕、镂空等手法,再进窑烧制,前前后后细分大概有二十多道工序。而在烧制的过程中温度、火候、升温速度的掌控也是最难的,一旦掌握不好前期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制陶就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可谓十窑磨一‘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磨砺着耐心,不断在失败中提升自己,也更令人感到这门手艺的传承不易。”李春对此无比感慨。
       
      沿用“熏烟渗碳” 成品漆黑如墨
       

      黑亮大气、古朴端庄的黑陶艺术品。记者吴千摄

        初见李春是在黑龙江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大赛上,当时他与妻子在一架需两人配合运转的人力坯车前再现着传统制陶方式,一时吸睛无数。只见,在两个木制圆盘上连接着一条宽宽的橡皮带。李春的妻子在一侧的圆盘边握住手柄不断摇动,李春则在另一边的圆盘上进行拉坯制作。
         
        李春表示,随着时代变迁,这种古老的拉坯设备已逐渐被电动拉坯机所取代。而烧窑方式的变化也很大,现代烧窑法如气窑和电窑等因均由计算机控制,温度精准,已成行业主流,但他仍坚持着古老的“熏烟渗碳”法。
         
        “黑陶最大的艺术特点主要在于它通体黑色,古朴典雅、大气庄重。而黑色的产生就来源于‘熏烟渗碳’的烧制方法。”李春介绍,“熏烟渗碳”最重要的是温度控制和窑变时间。烧制到一定时间后,需将窑洞完全封闭,使窑内炉火与空气完全隔绝,燻烧过程中会产生浓重的黑色烟气,经过 10个小时,烟气中的碳分子慢慢渗入陶坯,如此制得的陶器漆黑如墨、色泽光亮。
        责任编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