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黄鹤楼命途多舛/吕牧昀

2019-01-18 03:18: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武汉黄鹤楼天下闻名,是古代文人墨客趋之若鹜的景点

  武汉黄鹤楼天下闻名,是古代文人墨客趋之若鹜的“热门景点”,不少耳熟能详的诗歌,正是在这裏诞生。唐代诗人崔颢写下《登黄鹤楼》,更是其中的佳作。这首作品弔古怀乡,用笔一气呵成。盛传“诗仙”李白登楼时,读到此篇,也甘拜下风,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南宋诗评家严羽甚至认为《登黄鹤楼》是唐代七言律诗中的第一,足见这首作品写得多麼出色。

  优秀的作品能传之千古,而黄鹤楼却命途多舛。中唐以后,每逢乱世,战火频繁,黄鹤楼便屡遭焚毁。宋、元、明、清历代重建黄鹤楼,各有样式,却终非原貌。黄鹤楼最后一次毁於清光绪十年(1884年),在此后近一百年间,销声匿迹,武汉长江大桥也从原址上跨过。1981年,当地政府以清代黄鹤楼为範本,历时四年,於蛇山重建新楼。新楼运用现代建造技术,面积有所拓宽,楼高也由三层增至五层。登楼向外俯瞰,车水马龙,长江景色尽收眼底。“天下江山第一楼”在这裏依然是最好的归宿。

  古人素有“三不朽”之说,即“立言”、“立功”、“立德”。一个人留下的优秀言辞、功名和德行,并不会随死亡而消逝。黄鹤楼历代重建,最后都化为尘埃,清楼至今也只余下一个宝铜顶而已。然而古往今来,有关黄鹤楼的名篇轶事却为人传颂,永垂不朽。伟大的成就看起来遥不可及,但笔者深信,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不畏艰辛,积极面对,我们终会留下属於自己的痕迹与价值。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