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刘家伦校长向学生讲解VR视镜操作原理
写作文感觉像挤牙膏?这或许是因为学生对事物观察得不够细緻,但用虚拟实境(VR)眼镜便可解决这些烦恼。中华基督教会扶轮中学去年引入VR设备,辅以中文科作文教学,让不少学生在考场上妙笔生花。校长刘家伦坚信,在教学中引进高科技设备是必然趋势,它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改变沉闷的传统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但引入科技设备只是辅助手段,真正发展的是一种创新精神。”\大公报记者:汤嘉平(文)麦润田(图、部分学校供图)
中华基督教会扶轮中学於去年改革中三作文课教学模式,活用VR虚拟实境工具及EduVenture VR系统进行遊记写作教学,包括购入五十多副VR眼镜。这些眼镜可将360度全景户外考察视频展示给学生,还包括聆听资料、问答题、选择题等教学元素,供学生回答及选择,以互动式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
足不出户 遊“九龙城寨”
刘校长说,以往讲授写景,老师总要带一班学生外出遊览,不仅要考虑车辆、人手等资源分配问题,还花时间。如今只需中文科、电脑科老师外出取景,回来剪辑製作成VR景象,学生便能够足不出户“看世界”。该方式即节省时间,还可在景点内“自由停留”,不受队伍行程影响,因此个人体验反而会更深,亦更独特。
有家长质疑,VR真的能完全替代外出遊览吗?刘校长坦言:“当然不能!”但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他说,VR只提供视觉感受,学生对VR裏的景点还缺乏听觉、触觉、嗅觉等认知。以之前的VR取景地九龙城寨公园为例,中文科老师陈瀚龙会事后再去该处录鸟声等环境音,令学生能边看边听,伴随他讲述自身到公园的感受,以增加体验的逼真感。
抛砖引玉 激发学习兴趣
刘校长透露,有改卷老师反映,学生在之后对景物的描写技巧有提升,例如更擅於捕捉景物细节,改起作文来即能自然“脑补画面”。课堂氛围亦改观许多。“在此之前,从未见过一班学生能百分百投入到中文课堂中。”
然而,引入科技设备只是辅助手段,刘校长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在乎的,是一种教学模式上的创新精神。他称,唯有教学模式和内容多元化,才能有机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进而能愉快、高效地吸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