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日前宣布“一校一行政主任”的推行细节,对於饱受学校行政工作压力的前线教师可说是莫大喜讯。但校方究竟如何善用这位与公务员二级行政主任薪酬挂鈎的额外编制人员,而非要他做追收回条及致电家长等一般文员也可处理的工作,则有赖校方在招聘前先按校情需要清楚釐定学校行政主任的职责範围。
笔者作为前线教师多年,深知撰写报告、申请基金、进行投标、回覆投诉及管理校舍等非教学行政工作最能耗尽教师的心神和时间。学校行政主任理应带领校务处的职员主动分担教师行政工作,并跟校长商议在不同学校行政工作上老师的角色及参与程度。
以招标为例,作为使用者的教师当然需要参与如何列明购买产品或服务的要求,但向不同供应商格价、撰写标书、确保招标程序符合教育局要求却非教师的职责範围之内,以往由教师代劳的招标过程可交由学校行政主任全盘负责。
学校行政主任也应具备一定的前瞻能力,以协助学校面对教育界不同的新浪潮。
以校园无纸化为例,电子阅读已大行其道,但为何不少学校会议仍派发列印本而非发放电子版本,让与会者可透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阅读文件?学校行政主任的职责是担起不同有关学校行政的项目负责人角色,落实各样细节,并为教师在不同项目推行中提供适切帮助。
学校行政主任既不是高级文员,也不是校长的私人秘书,而是统筹学校行政工作的“大管家”。教师和校方要对学校行政主任的定位及职责有一致共识,每年五亿元的公帑才会用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