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教育 > 正文

照顾者也需被照顾\文深

2019-02-27 03:17: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早前宣布提名名单,获得多项提名的《沦落人》,讲述男主角因工伤后残疾、由女傭照顾,二人因相处渐久,最初生活出现摩擦,继而互相尊重,建立深厚感情。

  不过,现实生活中,残疾人士往往由家人成为照顾者,外傭亦难与有需要人士建立互相尊重。照顾是一项长期工作,照顾者要花数不尽日夜照料失能者,身心、容貌俱疲,更多情况下,照顾者抵受不了压力,出现情绪问题。

  建立人际支持网络

  据报章报道,2015年政府统计处《香港的残疾人士及长期病患者》报告指出,香港至少有20万名与残疾人士同住的照顾者,而约17万名与长期病患者同住的照顾者。

  由於照顾者须日以继夜照顾有需要人士,几乎每分每刻都面对相同境况,寸步不离。若果待得太久,建议每日尽可能拨出一小段时间离开照顾现场,同时必须建立人际支持网络,坊间有不少这类的支援服务,例如家长资源中心或者部分非政府机构的照顾者联网等,让照顾者找到同路人,彼此成心灵上夥伴,互相支持。

  近年,政府亦洞悉到照顾者饱受压力,推出为照顾者而设的政策,例如“关爱基金”名下的“为低收入家庭护老者提供生活津贴试验计劃”与“为低收入的残疾人士照顾者提供生活津贴试验计劃”,两项计劃将於去年10月进入第三期阶段,不过计劃门槛甚高,如:不得同时申请两项资助、每月照顾时数必需高於80小时、资助为低收入人士而设,申请人不能同时领取综援等等;受资助人士每月可获发2400元津贴,可谓捉襟见肘。最近愈来愈多社福题材的电影,广受热议,希望除了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更促使政府有更全面资助。

点击排行